闻所未闻。
但他没有退缩,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明白了,不把它打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老刘提头来见!”
“孙教授。”
陈明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振华。
“陈总工,请讲。”
孙教授扶了扶眼镜,神情专注。
“发动机,是这辆战车的核心。”
“‘朝阳一号’虽然成功了,但它的动力,对于这个四吨重的大家伙来说,只是勉强够用。”
“我们需要更大的扭矩,更强的爆发力。”
“重新设计一款发动机,时间上不允许,技术上也做不到。”
“所以,我希望您能牵头,成立动力系统优化小组。”
“研究两个方向,第一,变速箱。我们能不能通过优化齿轮比,牺牲掉一部分最高速度,来换取低速档位更强的攀爬能力。”
“第二,也是我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陈明顿了-顿,说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的词。
“增压。”
“增压?”
孙教授的瞳孔猛地一缩,镜片后的双眼瞬间亮了起来。
“你是说……机械增压或者废气涡轮增压?”
“是的。”
陈明点头,“利用机械或者废气,强制给发动机塞进更多的空气,让它在同样的排量下,爆发出更强的动力。”
孙教授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妙!实在是妙!”
“这个思路,我在国外的期刊上见过理论模型,但从没想过,能在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上进行尝试!”
“好!这个任务,我接了!!”
看到连孙教授都被点燃了斗志,办公室里原本沉重的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最后,陈明看向了林雪。
林雪紧张地站直了身体,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林雪同志。”
陈明的语气温和了许多。
“你的任务,比他们所有人的都重要。”
林雪一愣,有些不知所措。
“我需要你,作为我的助理,建立起我们743厂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部门——技术资料中心。”
“四大攻关小组,每天所有的试验数据,所有的图纸修改,所有的成功经验,所有的失败教训,都必须在当天汇总到你这里。”
“你需要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归档、编号。”
“我们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从零开始的装甲车辆技术数据库。”
“它是我们的大脑,是我们未来所有研发工作的基础。”
“你能做到吗?”
林雪看着陈明那双充满信任的眼睛,心中的紧张和茫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我能!”
她用力地点头,声音清脆而坚定。
陈明看着眼前这支刚刚组建起来的,堪称简陋的“装甲战车研发团队”,深吸了一口气。
“好,从明天开始,全厂停产整顿,所有人员重新分配,所有设备重新规划。”
“我们的‘铁砧之足’项目,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