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
科学家尝试了多种疫苗策略,包括基于病毒表面蛋白(如gp120和gp41)的疫苗、载体疫苗、以及旨在激活细胞免疫反应的疫苗等。
然而,这些努力大多未能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的保护效果。
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之一是2007年宣布结果的“STEP”和“Phambili”两项大型临床试验,它们测试了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HIV疫苗,结果未能降低感染风险,反而引发了关于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广泛讨论。
此时此刻。
众人非常疑惑。
李舟老师,启动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项目。
真的有必要吗?
……
多媒体教室内。
李舟看到学生们的表情,直言道:“我知道艾兹病病毒疫苗的研发之路,注定困难重重。
这些年来,无数科学家为了HIV疫苗,前赴后继。
这条研发之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但每一次科学上的小步前进,都是人类对抗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威胁的重要胜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种能够有效预防HIV感染的疫苗会问世
这不仅将为全球数亿HIV感染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更将是人类智慧与勇气在医学领域的一次伟大胜利。
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这话一出。
在场的十位学生,重新燃起希望。
李老师说的对!
无论这个项目成功与否,都会让他们学到很多东西。
李舟继续说道:“你们应该听说过天坛株痘苗病毒吗?”
“听说过!”
学生们纷纷点头。
天坛株痘苗病毒,可是一位“大功臣”,在上世纪,它帮助人类成功消灭了天花这一可怕的传染病。
李舟开口道:“天坛株痘苗病毒,是夏国消灭天花的功臣。
它的安全性久经考验,拥有超过1亿剂接种的安全记录,其安全性经过了时间和大规模人群的双重检验。
如果我们以天坛株痘苗病毒作为载体,构建重组艾兹病疫苗(rTV),有望实现DNA初免/rTV加强的组合免疫方案。
这种复制型载体,拥有独特优势。
它能持续刺激免疫系统,模拟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从而诱导更持久的免疫反应,为艾兹病防治,带来新的希望……”
随着李舟的讲述。
课题组学生们,都越听越起劲。
他们得知具体的科研计划后,顿时明白李舟老师启动这个科研项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心有沟壑!
只要按照制定的计划,稳扎稳打。
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课题组真的有希望,研发出行之有效的HIV疫苗!
……
见到学生们兴奋的样子。
李舟心里一笑。
HIV疫苗项目,对外界来说难如登天。
但对现在的他而言。
其实难度一般般。
第一,他的医学水平和药学水平,双双达到两院院士的水平。
第二,金陵大学给他拨款5000万元的科研经费,且学校具备各类专业的科研设备和条件。
第三,李舟重生之前,夏国医学界研发出的艾兹病疫苗,取得重大突破,I期临床试验大获成功,他当时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了解了他们的研发思路。
种种因素之下。
李舟认为研发出艾兹病,只剩下时间问题。
至于找10位学生加入课题组。
只是让他们打打下手,做做杂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