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朝堂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他端起凉茶喝了一口。
重重放下茶杯。
“砰”的一声,震得茶沫飞溅:“首辅大人,依老夫看,这位新皇,怕是比先帝难伺候多了!”
他对新皇的印象不佳。
“蒙古小王子入侵,他不召集群臣商议。”
“直接跳过内阁,任命杨一清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彬!”
他对此事感到愤怒。
“江彬是什么东西?”
“不过是个京营副总兵,凭什么统领精锐?”
他对江彬的任命十分不满。
“这不是架空我等,是什么?”
他认为新皇在挑战内阁的权威。
话音刚落。
户部尚书韩文立刻附和。
他一拍大腿:“谢大人说得对!先帝在时,凡事都要与内阁商议,可新皇呢?”
他也感受到了新皇与先帝的不同。
“昨天在乾清宫,几句话就把我们怼得哑口无言。”
“还当场下旨处理边患,根本没把我们这些顾命大臣放在眼里!”
他对新皇的态度感到不满。
“更可气的是,他竟然说要学太祖、太宗!”
礼部侍郎王鏊冷笑一声。
他对新皇的言论不屑一顾。
“太祖爷杀功臣如割草,太宗爷更是……哼。”
“他想做那样的皇帝,我们这些文官,怕是迟早要掉脑袋!”
他担心新皇会效仿太祖、太宗的强硬手段。
书房里的气氛。
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众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他们都是弘治朝的老人。
习惯了皇帝温和纳谏。
习惯了内阁掌控朝政的日子。
过去的朝堂格局让他们感到安心。
可这个新皇。
才十五岁。
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浑身是刺。
根本按不住。
新皇的年轻气盛让他们感到担忧。
“诸位稍安勿躁。”
刘健抬手。
示意大家安静:“新皇年少,刚掌权,想做点样子出来,也情有可原。”
他在试图安抚众人的情绪。
“等过些日子,他知道治国的难处,自然会倚重我等。”
他对未来还有一丝期待。
嘴上这么说。
刘健心里却没底。
他深知新皇不简单。
昨天在乾清宫。
朱厚照看他的眼神。
那股子冷意。
根本不像个少年该有的。
新皇的眼神让他感到不安。
那是看透了他心思的眼神。
他觉得新皇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洞察力。
“倚重?”
谢迁哼了一声。
满是嘲讽:“老夫看他是想把我们都换掉!江彬那种人,不就是他自己挑的吗?”
他对新皇的用人策略充满怀疑。
“依老夫看,得找个机会敲打敲打他。”
韩文摸着下巴。
眼神闪烁。
他在思考应对之策。
“比如……登基大典的礼仪。”
他想从礼仪方面入手。
“对!”
王鏊眼睛一亮。
像是找到了突破口:“礼仪是国之本,他要是敢改,我们就联名上奏,让他知道,这朝堂谁说了算!”
他认为礼仪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就在这时。
管家匆匆跑了进来。
手里还拿着一支金步摇:“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后娘娘的贴身宫女,有急事求见。”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书房的平静。
刘健看到那支步摇。
眉头猛地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