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学生,开口就要五百万投资,任谁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来日方长,相信我们会有合作的机会。”
中國拍电影,起码近十年,或者说近五年,中影是绕不开的;
特别是许晓还准备在好莱坞这边双线发展,中影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只有中影跟华夏电影集团,才有发行进口片的权利。
破晓制片在好莱坞拍的电影,想要尽可能进入内地圈钱,也离不开中影的支持。
...
见许晓有熟人在,斯嘉丽凑在耳边说一声后,就率先回了酒店。
韩叁坪跟田壮壮两个老不羞的,都给了许晓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这位就是斯嘉丽约翰逊吧?”
许晓淡定的点了点头,睡女演员怎么了?
不是为了睡女演员,谁没事跑去当导演?难道真的是为中华影视行业崛起而去拍电影吗?!
两个老头子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邀请许晓一起走走。
中影拿捏着进口大权,也是在搜寻可以引进到国内的电影。
加入WTO之后,中國影视市场也不得不大开国门。
对于引进到国内的电影,一般分为两大类,分账片以及批片。
2002年允许引进的分账大片数量为20部,其中好莱坞分账片约占14-16部,其余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片。
分账片一般会选择好莱坞高成本商业大片,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蜘蛛侠》《指环王:护戒使者》等。
值得一提的是,好莱坞大片引进其他国家的分账比例,一般是40%-45%,而在内地市场却仅有13%-17%,一直到2012年才提升到25%。
除开分账片之外,还有一种批片形式,每年约30-40部,具体数量较灵活,视市场情况调整。
主要指国内公司一次性买断版权(价格通常几十万到百万美元不等),票房收入归国内买方所有。
这也是许晓日后所需要的,也是需要跟中影结交的原因。
虽然任何公司都能买断版权,但是发行权都在中影跟华夏电影手上。
中影不批准,那么购片的钱就只能打水漂了~
至于华夏,虽说也有发行权,但它本身就是防止中影垄断而弄出来限制中影的,背后股权十分复杂,中影、上影、长影等等。
中影又是其中股份最高的。
更何况华夏集团无法独立引进影片,需依赖中影的引进指标。
故而结交华夏集团,不如直接结交中影!
...
“许晓,纽约学院学习的怎么样?那边的电影技术比我们国内还是要强一些的~”
田壮壮双手背在身后,眼中带着师长特有的关切。
“其实也还好,技术能影响票房,但是影响不了艺术,”许晓笑着说道:“在国内学习艺术,在美利坚学习技术。”
“日后说起来,我也算学贯中西的导演大家了!”
“哈哈哈,有志气!”
韩叁坪也在一旁打量着许晓,心里也在将这位98届的“新生”,跟北电青年一辈的优秀导演陆钏做了个对比。
陆钏有才华,却也骄傲自负;
眼前这位年轻人,不仅有才,却并不恃才放旷。
谢飛培养弟子的本事,还真是不得不佩服。
江山代有才人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