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开局死谏,我竟成了东林党党魁? > 第117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117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1 / 5)

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初,京师。

褥热未散,暴雨过后的湿气蒸腾着,承天门外残留的水洼映着刺目的天光。

连日曝晒与暴雨冲刷,早已涤尽了最初的喧嚣。

百余士子散坐在门廊阶下、路边树荫处,神色疲惫,衣衫褴褛。

“余兄……”一名年轻监生声音嘶哑,望着紧闭的承天门,眼中充满了迷茫和动摇:

“我们……还要等到几时?王司业……染病又……被贬谪……朝廷……朝廷似乎并不在意我们……”余有丁盘膝坐在一片树荫下,汗水浸透了他蓝色的斓衫。

他抬头看了看远处巍峨的宫阙,又环视周围那些坚持的身影,低声道:

“等。等杜水曹回来。”

“杜水曹?”监生不解:“朝廷不是已褒奖他了吗?他回来……又能如何?”

“朝廷褒奖他治河之功,却申饬他的《正本清源以公天下疏》“行文不当’!”余有丁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激愤: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认可他筑堤保民之功,却否定他指陈天下弊病、呼唤“天下为公’之志!更意味着……那柄国之巨蠹,依旧盘踞庙堂!”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周围渐渐围拢过来的同伴:

“诸位!王司业不在,其志却存!杜水曹那道疏,字字泣血,句句惊心,道尽天下积弊!“二百年士人精神堤防’,岂能任其崩塌?我们等在这里,非为一己功名,非为朝廷恩赏,是为心中那“公’字!是为这煌煌大明,还能否存一份正气!杜水曹,是那道疏的执笔人,是“天下为公’的呼号者!他若归来,吾道方能不孤!他才是这昏聩朝堂下,不灭的明灯!”

余有丁的话语如同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疲惫的人群中荡开了一圈涟漪。

“对!再坚持坚持,等杜水曹回来!”

“我要亲耳听听,朝廷是如何“申饬’他正本清源的呼号!”

“对!要让杜水曹回来时看到,我等京师士子不曾退,“天下为公’的薪火……未灭!”

十日煎熬,虽然有很多士子散去,但留下的却是意志最为坚定之人。

他们如同雪压下的青松,等待着那一声春雷。

一日后,深夜,京师驿馆。

快马踏碎沉寂的夜色,带来泥泞的消息:杜延霖,已至通州!

没人知道这消息如何像野火般瞬间点燃了散落全城的士子们一

那些曾参与伏阙又因疲惫或绝望悄然归家的,那些在酒肆茶楼中愤懑议论的,那些在书斋里反复抄录《正本清源以公天下疏》的……

他们像是被无形的号角召唤,于次日破晓时分,从京师的各个角落,再次汇聚!

承天门外,未及天明。

宫门深锁,万籁俱寂,但广场上,已经是人潮汹汹。

士子们因杜延霖的归来而复聚。

一千?两千?抑或更多?

黑压压的人影层层叠叠,沉默地跪伏于微凉的黎明前的黑暗里,与巍峨的宫城对峙。

他们无声,他们静默,但这无声与静默却比任何喧哗都更有力量。

只为一人。

西苑,玉熙宫。

炉烟袅袅,嘉靖帝闭目盘坐于蒲团之上,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但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却清晰地看到皇帝微微蹙起的眉头和捻动念珠时略显急促的手指。“万岁爷……”黄锦小心翼翼地躬身:

“承天门外……士子复聚,恐有千人之众……皆因杜延霖返京而起。这一次,众士子皆沉默不语……”嘉靖帝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并未睁开,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

“哼……徐阶,有负朕望啊!”

黄锦心中一凛,没敢接话。

前番玉熙宫召群臣议事时,皇帝将士子的事交由群臣商议,就存了镇压士子,但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