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架线条流畅、涂装奇特的高空侦察机如同从天而降的巨兽般横亘在京城西郊的道路上时,最先目睹其真容的那队苏联专家,在经过最初的极度震惊和难以置信后,很快便陷入了彻底的疯狂。几位年长的苏联航空专家,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下了吉普车,不顾中方安保人员的阻拦(虽然阻拦得并不是十分坚决),发疯似的扑到那冰冷的机体旁。
这个时候的苏联专家有着很多特权。
他们颤抖着用手抚摸那苍白的蒙皮,仰头望着那巨大的翼展和独特的发动机舱,呼吸急促,眼中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
“是它!真的是它!RB-57D“堪培拉’!上帝啊!这怎么可能!”一位头发花白的苏联专家激动得语无伦次,用俄语大声嘶吼着,“情报上说它才刚刚服役不久!
(实际上这个时间段,u2都已经出来了。)
是美国人目前飞得最高、看得最远的眼睛之一!
它怎么会在这里?!
完好无损?!”
“看它的传感器阵列!看它的进气口设计!完美!太完美了!”另一位专家拿着放大镜,恨不得把眼睛贴上去,“这比我们得到的零星照片清晰一万倍!这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随行的克格勃官员更是脸色潮红,呼吸粗重。
他们比专家更清楚这架飞机的战略价值。
获取一架如此先进的、完整的美军现役高空侦察机,其意义甚至超过五个整编师的装备!
这里面蕴含的电子技术、航空材料、空气动力学设计、发动机技术……每一样都足以让苏联的相关领域少走五年、甚至十年的弯路!
“立即上报!最高优先级!用最快最安全的渠道!”克格勃负责人对着手下低声咆哮,声音因激动而嘶哑,“通知大使馆!通知国内!我们需要最顶级的专家团队立刻过来!立刻!”
他其实有些过于激动了。
苏联一大批最顶尖的航空航天专家,现在就在离他们不太远的大山里!
消息如同野火般以最高密级迅速蔓延。
中方高层在接到报告时,同样是震惊万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又来了?”的错愕和巨大的惊喜交织的复杂情绪。
领导们看着地图上几乎与上次P-2V出现位置重合的地点,面面相觑,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最终,一位大领导拍板定调:“不管它是怎么来的,既然到了咱们的地界,那就是咱们的“客人’!要“招待’好!当务之急,一是立刻找到跳伞的飞行员,要活的!二是……和苏联老大哥好好“商量商量’,这“客人’太贵重,咱们一家“招待’不起,得看看老大哥愿意出多大的“诚意’来一起“研究’!”
命令下达,整个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公安、民兵、驻军部队立刻以飞机出现地点为中心,展开了拉网式搜索,天空中还派出了侦察机协助寻找跳伞飞行员。
所有人都明白,这两个活口至关重要,他们不仅是情报来源,更是未来与美方交涉的重要筹码。而外交和谈判团队则瞬间进入了亢奋状态。
上一次P-2V的交换,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这一次来的“客人”更加先进、更加珍贵,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金疙瘩!
如何利用这架飞机从苏联那里换取最大限度的利益一一更多的工业设备、更先进的技术、更紧缺的物资、甚至是某些政治上的支持一一成了他们摩拳擦掌、精心策划的首要任务。
一场激烈的外交博弈和讨价还价已然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在重重保护下的地下安全屋内,牛根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息和大量能量补充,终于缓过气来。
虽然精神力依旧有些萎靡,气血也远未恢复到巅峰,但至少行动已然无碍。
他深知,仅仅提供飞机是不够的。
苏联人和国内的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