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叶卡捷琳娜那看似“不小心”透露出的惊人消息,牛根生面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平静,心中却已警铃大作。
他深知这绝非少女的无心之失,而是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
将她送走后,牛根生立刻找到了正在厂区另一处执行例行检查的黄家伟。
两人经过港岛半年的相处,已然建立起相当的默契和信任。
“家伟,有点情况。”牛根生将黄家伟引至一处僻静角落,言简意赅地将叶卡捷琳娜方才所言复述了一遍,重点强调了P-2V飞机完好无损被获得以及美方新型侦察机频繁试探这两点。
黄家伟初时听得有些茫然-P-2V事件属于最高等级的绝密,以他的层级并未听闻一一但随即脸色骤变。
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此核心的机密,竟被一个苏联专家子女如此轻易地透露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牛工,这消息……太惊人了!我立刻上报!”黄家伟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凝重。
他甚至顾不上详细询问牛根生与叶卡捷琳娜交谈的具体细节,转身便以最快速度通过保密线路向上级汇报。
消息层层传递,很快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对于叶卡捷琳娜(实则是其背后苏方)如此不负责任地泄露绝密信息感到极度不满,这是一种严重违反保密协定和合作精神的行为;另一方面,更深层的疑虑随之产生:苏方故意将此消息透露给牛根生,目的何在?
仅仅是为了炫耀,还是另有所图?
这种疑虑让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而就在高层研判此事的同时,牛根生那强大无匹的感知力,已如同无形的幽灵,悄然覆盖了苏联专家在京的一处主要驻地。
他需要知道,这究竟是叶卡捷琳娜个人的行为,还是来自莫斯科的授意。
感知力穿透墙壁,捕捉着零星的俄语对话。
很快,在一间设有简单防窃听措施的会议室内,几位关键的苏联专家和那位克格勃的联络官员的身影出现在他的“感知”中。
………消息已经通过叶卡捷琳娜同志“无意中’透露给目标了。”克格勃官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他反应如何?”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是苏联专家组另外一个负责人波波夫教授。
“据叶卡捷琳娜描述,非常平静,甚至有些过于平静了。
只是表示了惊讶和让我们注意保密的提醒,然后就转移了话题。”伊万诺夫的语气带着一丝困惑和不解。
“平静?”波波夫沉吟片刻,“要么是他城府极深,要么……就是他早已知道,或者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我们这半年来的调查,他在港岛的所谓“休假’,绝非表面那么简单。他利用其夫人的家族背景和渠道,不仅为中方赚取了巨额外汇,据估计超过一千五百万港币,建立了广泛的商业人脉,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贸易手段,为中方获取了三台西方禁运的高精度母机及其全套技术手册。”
“而最令人惊讶的是,”波波夫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根据我们内部渠道获得的信息,他在极短时间内,仅仅依据那些手册和实物,就完成了对那三种机床的革命性改进设计!其设计理念之先进,优化程度之高,远超我们的预期!中方对此视若珍宝,甚至不惜用简化版与我们交换急需的物资!”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和议论声。
伊万诺夫接话道:“是的,教授。他的这种能力……简直如同魔法。我们一直在评估他的价值。我们认为,他在民用机械领域的才能已经得到验证,但这或许并非他价值的全部。”
“你的意思是?”波波夫问道。
“我们认为,或许可以尝试引导一下,看看他在更敏感、更尖端的领域,是否同样能展现出这种化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