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回来!”
“好家伙!牛工你可算来了!大家伙都想死你了!”
工友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脸上都是真诚的笑容和敬佩。
他们或许不清楚牛根生具体去做了什么,但厂里流传着关于他种种神奇的传说,以及他那些实实在在的发明创造和改进的设备带来的好处,都让他们对牛根生充满了敬意。
这时,杨厂长也闻讯赶了过来,脸上笑开了花:“根生同志,大家都盼着你呢!正好,趁今天大家都在,我有个好消息要宣布!”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对围过来的工友们说:“同志们!经过上级部门严格评审,鉴于牛根生同志在技术革新和重大项目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决定破格授予牛根生同志一一工程师职称!让我们热烈祝贺牛工!”“哗”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工程师!牛工牛啊!”
“实至名归!早就该是工程师了!”
“恭喜牛工!”
牛根生这才恍然,原来“牛工”是这么来的。他记得自己理论上还在业余大学挂名,没想到职称这么快就下来了,而且还是“破格授予”。
杨厂长凑近他,低声解释道:“上面本来想等你“毕业’再正式办手续。但你这功劳一件接一件,实在是捂不住了。而且……”他声音压得更低,“听说苏联那边一直没放弃挖你,上面这也是先给你把名分定下来,咱们自己的人,必须重视起来!”
牛根生心中了然,这是组织的关怀,也是一种保护和对价值的肯定。
他面向热情的工友们,诚恳地说道:“谢谢大家!谢谢组织的信任!我牛根生永远是轧钢厂的一员,以后还要和大家一起,为咱们厂、为国家设计出更多更好的设备!”
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再次赢得了工友们热烈的掌声。
在杨厂长和史向前等人的陪同下,牛根生走进了熟悉的车间。
看着那些运转的机床,听着熟悉的金属撞击声和工友们的说笑,他感受到一种踏实的力量。这里,是他起步的地方,也是他除了自家那小窝之外最熟悉的地方。
才离开半年多而已,牛根生对于这里居然产生出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