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生发现后座上有一台电风扇。
专门安排钳工加工出来的叶片罩壳正中心一块钢制的圆形金属牌,上面用冲压机压制成了一行字……热烈庆祝我国首台自主冲床研制成功!
没错,别人都有参与到这样工程项目额度纪念品,牛根生这个提供了最关键设计制造图纸的存在又怎么可能真的什么纪念品都没有?
电风扇,还是冲压印制了奖励名头的电风扇,比茶缸、洗脸盆可是上档次的太多了!
10月中下旬的天气,还是上午,京城的气温真心不高。
可架不住同学们的那种大开眼界之下的惊喜,牛根生还是将这台刚刚从小汽车上拿下来的落地扇给带到了教室里。
扭开开关,强劲的锋利呼啦啦的就给吹了出来。
牛根生制作的版本只要突出一个皮实耐用、力大飞砖。
砖头飞出去当然是夸张,可是教室里同学们的书本呼啦啦的被吹飞出去不少。
站在风扇前面的几个同学直呼受不了。
十几度的气温用上这样的大力出奇迹的风扇,也就是年轻人火力正壮,不然的话更加受不了。当然,这也与牛根生的这一台风扇一开就是最大档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没有任何偷工减料的铜线绕组大电机配合着大角度的钢片扇叶,那股强风吹的风扇近前的同学张嘴说话都说不出来。
更进一步应该就是那种嘴皮子像是风吹旗子一样的剧烈抖动。
将风扇的档位调到了最低,顺便打开了自动摇头的功能,教室里的惊叹声更大了。
五五年的时候,落地扇和台扇已经具备了调速和自动摇头功能,但电风扇本身只在一些特殊的场所使用城市里也是相当稀罕的玩意,广大偏远的农村乡镇之类,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至于经典的调档位和自动转头功能,在以后几十年时间,这种设计大体上没多少改变。
顶多也就是把交流电机换成直流变频加无刷电机。
牛根生回归校园,那位苏联援华专家的女儿叶卡捷琳娜也回来了。
说是完全巧合……那也得有人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