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大情报部门之一的克格勃重点关注目标。
放眼整个东方大国,科学技术类人员当中排名前列的那种!
这还是牛根生主要的在一些生产类型技术上打补丁,并不涉及最敏感的军事技术和搞原创。从一开始,牛根生的发明创造就给人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感觉。
很多技术人员看一眼就能会。
往往会生出我上我也行,就是没有想到罢了的想法。
最高大上的是从手扶拖拉机开始,这是在牛根生看到一些苏联技术图纸之后的半原创。
其他国家有先例的。
到后面的转子发动机,这是在原来图纸基础上的改进。
一些人或许会说,给他一些时间,他也能想出类似的办法!
最后则是从美方四点五万吨锻压机上改进出六万吨/七点五万吨锻压机,又把这种高大上的重工机械简化出十吨/五十吨冲床。
这些东西,牛根生都属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不是原创。
避开敏感的军事技术,绕开原创这个貌似更加高贵的词眼,牛根生展现出现在依旧吸引克格勃的能力。这个时间段,有一些同样手段逆天的科学技术大佬还没有回来。
他们要是能够回来,想来能够为牛根生分担一大部分苏联克格勃的注意力。
这一段时间大学食堂也需要粮本,牛根生凭本花钱吃饭。
扣除相应的粮食额度。
距离粮票的产生已经不远了。
下午的时间里,让牛根生迷茫的事情再度发生。
虽然说换了几个老师,但教导的内容都引不起他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异能产生出反应!
直到教室里突然传出一阵喧哗。
“这位是来咱们班插班学习的叶卡捷琳娜同学!让我们欢迎来自苏联老大哥的杰出天才叶卡捷琳娜!”老师的话让沉浸在畅想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过这四年时间的牛根生抬头。
一瞬间他就有些惊呆。
叶卡捷琳娜!
新来插班生?
她怎么做到的?
十六岁的年纪能上大学的吗?
还是水木大学的机械工程类型专业!
但很快,牛根生便琢磨过来。
这看上去风华正茂年纪幼小的叶卡捷琳娜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的人畜无害。
她出身环境特殊,别人需要千军万马竞争得到跟随顶级导师学习的珍惜机会,那不过是叶卡捷琳娜从小的日常!
围绕在一大堆苏联、东德顶级专家周围,熏也能熏的技能入骨!
何况这丫头本来就属于是一个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