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明朝的。
变法,还搞得这么杀气腾腾的,那么这件事其实就有个延伸问题:你凭什么认为你能杀得了人呢?士大夫是那么好杀的么?
尤其是眼下这么个大灾之年,而且还是内忧外患的,一个刚刚登基的,二十岁刚出个头的年轻官家,有这个威望么?
眼下大灾之年,按照正常的政治逻辑,亦或者说是按照大宋的政治逻辑,官家,或者说中枢是必须要先和大户,以及中层官僚去做妥协的,亦或者好听点说叫相忍为国。
通过出让政治权力,带动和拉动中基层官员,进而联动他们背后的中层和富户,让中层和富户出钱出人,赈济灾民,和大宋一起渡过难关。
简单理解,就是你想不想升官?想升官你就得去发动富户,用什么手段都行,当然了最简单方法,这富户是你爸,这是最简单的,比如,就河北遭灾的这个事儿,找到河北陈氏,跟他们商议一下能不能出一百万石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能的话升陈荐做参知政事。
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因为大宋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没有基层组织能力的王朝,客观比较的话,有点像是一个完全没有基层居委会的现代社会,就跟美国社会差不多了。
本地的富户不帮忙,赈个屁的灾啊。
美国的上层建筑完全不肯让渡政治利益,即使是现代社会都完全无法赈灾。
司马光劝赵顼卖掉股票也是为的这个,又不一定要全卖。
那么说回眼下,虽然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如此的杀气腾腾,明显不太像是个要好好商量的意思啊,如果真的打算一路强硬,真的能过得了眼前的这一关么?
这一对年轻的君臣,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好多人都信誓旦旦的,觉得这件事很有可能会搞砸,甚至是打算看笑话了。
眼下,这次由河北地震所引发的危机,就是赵顼和王小仙这一对君臣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一旦事情解决的不好,加上王小仙本来就是带罪之身,肯定就死定了。
当然,就算解决好了,他想活恐怕也困难。
却说那太庙里面,王小仙将赵顼扶起,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什么……打得挺疼哈。”“你说呢?”赵顼瞪了他一眼。
“王小仙啊王小仙,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啊,我看这天底下就再没有比你胆子更大的人了,你是真下死手啊,我说,你既然是忠臣,要不,我现在也打你一顿,罚你与君同责如何?。”
“别别别,好端端的打我干什么呀,我还得给你办差呢,挺忙的,不过咱们可说好了啊官家,事要是做不成,你砍了我,事要是做得成,你其实也不妨砍了我。”
“什么意思?暗示朕会鸟尽弓藏,兔死狐悲么?”
“当然不是,咱们这么改革,是很得罪人的,既然是得罪人的事情,成功之后,你不得弄死我平一下民愤?就跟商鞅似的,没事儿,那我也是死得其所。”
“哼!王介白,你用不着用这话来激我,事能成,你我君臣二人自当肝胆相照,共同谱写一段,君臣佳话,事不成,你以为你还能保住命么?朕,这次就算是把自己给压上,豁出去了,也要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了。”
“官家你……为啥这么信我啊,你不是都已经召了王公进京了么,等到王公进京,由他来开启变法,让我跟着王公做事不就得了。”
“哎",冲动了呗,这官家当了也有一年半了,说真的,当得是真不痛快,若非是入股了那个江宁纺织公司,我这个官家手里才几个钱啊,花钱,也得看那些大臣们的脸色,就这,司马君实还劝我卖股票,换钱粮来赈灾呢,你说,这天下要是没你,朕手里没股票,他们的意思是不是说这灾就不救了?”“就这,司马君实在群臣中都还算是好的呢,王珪甚至还劝我给辽国增加十万钱岁贡,以换取他们不要捣乱呢,凭什么啊,王介白,你可是答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