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12章 大宋技术革命,王小仙杀人去了

第112章 大宋技术革命,王小仙杀人去了(2 / 5)

的,这里面的这些个结构,还要用大量的铜,铁,钢,这塔……成本恐怕是要极高的。”“具体是多少。”

“不知道,臣,真不敢说,军械监初步计算,可能得三十万贯以上,可是谁也没做过这么大的东西,臣直言,最终这塔的成本就算是突破一百万贯,也不是不可能。”

“一百万贯,竟然要一百万贯,为什么要造一个这么大的,造十个小一点的不行么?你们现在用的这一种,不是也能用么?造他一百个,也用不了一百万贯,为什么要造这么一个大的呢?”

“回官家,还是效率的问题,石油炼化,确实是这蒸馏塔越大,成本就越低,二弟一开始甚至想建一个十丈高的蒸馏塔呢,呵呵,他这人,脑子里想的东西总是天马行空,那是根本就做不出来的东西。”“经臣和沈括商议,目前这个十余米高的蒸馏塔,已经是极限了,几乎不可能更高大了,大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管道更粗,不易堵塞,蒸馏石油最大的问题就是堵塞和清理困难,蒸馏过程中的沥青堵塞管道,内壁,是无法避免的,

他们最开始用蒸馏蔷薇露的设备蒸这个石油,只蒸了两次设备就废了,现在咱们工坊内的蒸锅虽说是强一些,但是蒸个七八次,就必须停下来清理沥青了,那沥青粘性极大,可谓是极难清理,尤其是管道部分,几乎就只能卸下来清,效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蒸馏塔变大,越大,相对来说沥青残留就越少,而且清理沥青的时候,因为这东西大,完全可以派人钻进那管道里,直接用铲子刮,反而十分轻便,

按照我们的设计,这塔如果真的建造得成的话,白天蒸馏,晚上停锅,待里面温度冷却之后,就可以命工匠用绳索吊着去里面清理沥青了,效率可以比现在得到极大的提高,日蒸馏三万多斤,便是如此了。”赵顼:“每天要产一万多斤的猛火油啊,这……是不是没有必要做这么多啊。”

“官家说的是,二弟也说了,猛火油这个东西,若是不能民用,则这个蒸馏塔确实是意义不大,这便要官家您来定夺了,一旦涉及民用,则西夏,辽国,恐怕也是能弄得到的。”

“嗯……如果是民用,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呢?这么多的油,能卖得出去么?”

“臣斗胆,请官家移步军械监,一观这石油的应用。”

赵顼点头,自然不会拒绝。

王小仙这个穿越者到底只是一个说相声的,本身并不是真懂技术的,那石油被他分离出来之后第一反应是,北宋这环境又没有内燃机,就算炼出汽油来也没用。

然而等他真的拿东西在军械监和李舜举,以及军械监那些北宋本地的,这个时代全天下最优秀的工匠们一商议,这玩意的用途却是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的,他要是真能搞出汽油来,这些北宋的工匠照样能把汽油给用出花来。

“官家且看,目前军械监正在尝试用猛火油烧火炼制猛火油,对猛火油也尝试了二次蒸馏,最终,将猛火油在本来的基础上,又分离出了轻油和重油两种。”

“轻油和重油?”

“官家您看,将这重油,和一些粗麻,木屑,和部分泥土混合起来,可以使其结块,并具备可以缓慢燃烧的特性。”

“你的意思是可以取代石炭?”

“是,用于取暖,还是非常合适的,但要注意通风,不过如果是用于炊事的话……这东西还是有怪味儿,可能不是太合适的,不过具体的解块方法,军械监目前也还在探索,按二弟的说法,这叫实验,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小组了。”

这重油其实就是石脑油,这种用法也是大家拍脑袋想出来的,而王小仙那个相声演员的知识储备其实是并不知道,这玩意历史上是有人用过的。

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英国人在东南亚地区搞的炼油厂之后,石脑油在那个年代是废

最新小说: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