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平时的事都是李胜和杨凌商量着决定,老书记很少参与。
杨凌纲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总厂王书记、魏厂长、罗副厂长就到了,所有人站起来迎接。
王书记笑道:“同志们都坐下吧。”
所有人重新落座,杨凌发现魏厂长和罗副厂长表情都有些严肃。
说起这个罗副厂长,当年李胜举报刘志远大吃大喝,后续几乎所有跟刘志远吃过小灶的干部都或轻或重领了处分,唯独这个罗副厂长,连提都没提,可见这是个后台最硬的。
“魏厂长,今儿说的生产上的事情,你来主持?”
王书记看向魏厂长。
“好!”
魏厂长点头,然后一脸严肃地扫视全场。
“同志们,形势很严峻呀。”
干部们正襟危坐,视线全部看向魏厂长。
他继续道:“大家都知道,去年底,咱们厂已经跟上级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今年誓要完成50万吨的钢产量任务,可是现在4个月都过完了,咱们的的产出才10万吨出头。”
坐在末尾的杨凌心里感叹,四个月10万吨可真的不少了。
他也是钢铁系统的干部,对很多数据都是清楚的。
要知道去年全国钢产量才535万吨。
魏厂长说完停顿了下来,给大家留了时间思考。
半晌后,刘志远开口发言。
“魏厂长,我们厂的工人已经24小时两班倒了,这个月的工伤人数比起上个月了也翻倍了,怕是..”“是呀,我们厂也是这样,卫生室的卫生员每天都忙不过来。”有人跟着附和。
“砰!”
魏厂长一拍桌子,怒声道:“我喊你们来开会,是让你们来发牢骚的吗?卫生员不够就去相关单位协调,工人不够就招人。一有点困难就想退缩,像什么话?”
见魏厂长发火,众人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罗副厂长道:“我们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解决问题嘛。”
“厂长,我说说我的建议?”他看向魏厂长。
魏厂长挥手示意他说。
罗副厂长先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慢条斯理道:“前几天我老家村里侄子结婚,我回去参加婚礼,我发现他们合作社的高炉就搞的蛮好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农民兄弟也响应了号召,很多合作社都在建高炉,虽然他们的产量很低,但俗话说,聚沙成塔,所以我建议从农村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