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除了谭韵外各家闲人都来了吧?”
杨凌用可怜的眼神看了吴大奎一眼。
这吴大奎还不知道,他媳妇儿不会回来了。
“来齐了!除了上学的学生,其他人全在这了。”
严老九赶紧回答道。
两年前,他家因为谎报户口,导致严老九的联络员职位被撤,这两年他一直想尽办法恢复职位。“会用枪的站出来!”
杨凌话音落地,人群里走出三个人,是吴大奎、杨楷和刘海。
他们仨是轧钢厂的人,参与过民兵训练。
杨凌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把气枪和100发铅弹。
现在全国能生产气枪的工厂屈指可数,这次16号院也只从街道办领到了5把。
其实这年代有枪的人家不在少数,但是用火药枪打麻雀,一枪下去麻雀就成稀巴烂了。
麻雀虽小,好歹也是肉,自打去年全国实行猪肉定量后,但凡是肉食,没人会嫌弃少的。
“全院除去跟随学校和单位的,剩下的自由组队,但是都要穿插着老人、妇女和孩子。”
这事已经动员了很多次了,倒不用杨凌过多干预。
随着他说完,院里人很快分成两拨。
杨楷和刘海带着所有老杨家人,剩下人则全部跟随杨凌。
“行!就这么着吧,今晚大家早点睡,明儿5点准时集合,谁都不准掉链子。”
翌日。
早上四点钟。
“大哥!快起来!”
杨凝在门外兴奋地敲着门。
小姑娘今年都14,跟杨凌和杨冲睡一屋已经不合适了,所以打去年开始,她已经去中院西厢房跟林灵一起睡。
“听见了!别敲了。”
杨凌应了一声,从床上起来开始穿衣服。
其实他一晚上都没睡好,因为从午夜开始,到处都有枪声响起,显然是有些难奈不住寂寞的人提前开始打麻雀了。
杨凌打开门只见妹妹抱着气枪站在门口,没好气道:“急什么,饭还没吃呢。”
“我去熠包子,大哥你赶紧洗脸。”
包子是杨家厨房必备的食物,因为杨凌的大胃口,林灵怕他饿着,每每休息日回来,总是花费半天时间蒸上百十个包子。
杨凌端着洗脸盆来到中院水池。
“杨厂长早啊。”
严书文看见杨凌过来,赶紧让开水龙头。
“早。”
杨凌见不少邻居都在水池这边接水洗漱,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更是半睡半醒地被大人抱过来。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切都要听指挥,上面要求今儿全民出动,那就一个不能少。
“怎么?大奎你媳妇儿还没回来?不会是故意躲在娘家偷懒吧?”
杨嫂看吴大奎又一次从穿堂走过来,心说这一会儿吴大奎都去院门口望了几次了,忍不住揶揄他。吴大奎小心翼翼地看向杨凌。
“杨厂长,我媳妇儿应该是有事耽搁了。”
“回不来就算了,说不定是在她娘家那直接参加战斗。”
杨凌心知肚明,笑着摆摆手。
吴大奎松了一口气。
洗漱完毕,杨凌回到屋里和杨凝一起吃了一笼菜包子,看妹妹一脸兴奋的模样,杨凌再次叮嘱道:“气枪别对着人,跟好我别乱跑。”
“我知道了,大哥!”
五点。
整个四九城开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
南锣鼓巷算是比较靠里的区域,杨凌带着队伍出了胡同,只见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人。
千千万万双眼睛仰头盯着天空,手电筒交错成无数光柱。
干部、战士、工人、农民、学生人人手持武器,各显其能。
年轻敏捷的背着气枪,老弱没力气的也拿着罩网、竹筐、小棍。
马路上人山人海,群众们都笑嘻嘻的,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