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算是看出来了。
这些外商都是冲着廉价的农产品来的,顶多顺带着还对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我国传统特产感兴趣。至于工业产品,在外商看来怕全都是工业垃圾。
而杨凌他们所在的小食品展览馆,则更像是凑数的气氛组。
两人来到展览馆门口。
门外站着一排持枪守卫,见他俩还提着暖壶有些疑惑,不过看他们是从里面出来的,就没询问。这个展览会一共持续两个月,第一个月是不允许普通老百姓入内的,里面只接待外商。
等一个月后外商该下订单的已经下完,到时才会给普通老百姓开开眼。
门外广场倒是有很多看热闹的老百姓,不少都是来看外国人的。
不过中间被围栏隔开了一条路,围栏上还立着一个牌子,上写“禁止围观外宾”几个大字。老百姓都在围栏外,过道偶尔能看到几个工作人员和外商走过。
杨凌直接把箱子贴着围栏放下,取出几个碗碟在地上摆了一排,然后拿出方方面面饼。
这面饼做的是方形的,只能掰开放进碗里。
“李甜姐,倒水!”
“啊?在这里?”李甜疑惑道。
杨凌点头:“对!听我的。”
李甜无奈只能打开暖壶往地上的碗里倒水,等李甜加完热水,杨凌用碟子将地上的碗一个个盖起来。“小同志,你们这是在干嘛?”
隔着围栏的群众看着杨凌两人忙活,忍不住好奇地询问。
杨凌笑道:“我在做饭吃呢。”
“做饭吃?”
“车大奇!连个炉子都没有还做饭?”
围观群众纷纷发表见解,一致认为杨凌是在吹牛。
杨凌笑笑并不解释。
几分钟后,他打开一个碟子将碗端起来,拿出油纸料包撕开将调料加进去,对李甜笑道:“开始吃!”李甜隐约也猜出了杨凌要干什么,正好她早起也没吃饭,于是毫不客气的也端起一碗方方面加了料包开干。
“咦?他们真的把饭做好了?”
“他们吃的那是啥?闻着好香呀。”
“看着像是面条,不会是生的吧?”
“我闻到了牛肉味,还有小鸡炖蘑菇的味道,他们吃的可真好。”
在围观群众的议论声中,杨凌一碗红烧牛肉面已经下肚,又端起一碗加了个番茄鸡蛋的料包。“小同志,你吃的到底是啥,能不能给我们瞧一眼。”
有人被方方面香味儿勾起了馋虫,隔着围栏喊道。
杨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他笑道:“大家来这么早是不是都没吃饭呢?不如我请大家吃饭怎么样?”
“什么?请吃饭?免费的吗?”
“吃什么?难不成就是刚刚你们吃的那玩意,我看你只用热水冲了一下,不会是生的吧?”“你管人家是生的熟的,尝尝不就行了?”
这年头粮食定量,有人请吃白食,这么好的事还用犹豫?
“我先来!小同志我带着饭盒呢。”
“什么你先来?我在前面肯定我先来!说的跟我没带饭盒一样!”
不少人从包里掏出饭盒,争先恐后地隔着护栏要递给杨凌。
带饭盒出门,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
很多人如果出门在外晌午不回去,都会在饭盒里装两个馒头窝窝头当干粮,或者条件好一些的在饭馆吃饭,吃不完的饭菜也装饭盒里带回去。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饭盒笑的很开心。
“李甜姐,给大家泡方方面!”
“啊?真白送呀?”
李甜初时只以为是两个人在门口吃,吸引外商注意力,没想到杨凌竞然请现场的围观群众吃。这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加起来没有1000也得有800,这得送多少方方面出去?
杨凌低声道:“你只管按我说的做,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