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 > 第73章 竞争加剧,市场洗牌

第73章 竞争加剧,市场洗牌(1 / 2)

那晚之后,李文博就像一阵刮过庭院的歪风,虽留下些许狼藉的记忆,但四合院内里的根基却愈发牢固叶妍渐渐从惊吓中恢复过来,只是比从前更黏着沈秀兰和叶昭,眼里的依赖几乎要满溢出来。家里的风波暂息,但外面的市场却不会等待任何人。

初夏的风带来了燥热,也吹来了电器市场白热化的硝烟味。

“为民电器”的生意,就像被这暑气蒸腾掉了水分,一天比一天真淡。

起初,沈秀兰还以为是天气热,人们懒得出门。

但当她连续一周守在店里,亲眼看到好几拨客人进门转了一圈,问了问价格,又摇着头走出去后,她知道问题没那么简单。

“老板娘,现在街上新开了好几家店,专卖那种进口的,什么日立、松下,”新招来的小琴擦着一台旧冰箱的门,忧心忡忡地对正在算账的沈秀兰说,“人家那电视,彩色的,画面清楚,还有遥控器,站老远就能换台,咱们这黑白的,还得凑跟前去拧,比不了啊。”

沈秀兰停下拨算盘珠的手,抬头看着店里那几台她费心淘换来的二手电视机。

在那个年代,它们曾是紧俏货,是普通人家里的大件。

可如今,在那些崭新锂亮、挂着外文标识的“洋玩意儿”面前,它们显得如此笨拙而过时。账本上的数字更是冰冷地印证了这一点。销售额连续三周下滑,二手电器的库存积压得越来越多,占据了店里大半的空间,也压住了她本就紧张的资金。

当初为了激励员工而设的提成制度,如今成了墙上的画,好看却不顶用,小琴和另一个伙计的工资都快要发愁了。

更让她寝食难安的是,城南那块地皮的建设正在吞噬着她的积蓄。

张建国那边,每天都是各种开销,水泥、钢筋、砖瓦,像一个无底洞。

电器行本是她计划中重要的现金流来源,现在却自身难保,甚至有变成累赘的趋势。

这天下午,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沈秀兰站在门口,望着街上稀疏的人流,眉头紧锁。

是该收缩战线,把这家店盘出去,专心搞建筑公司?

还是再搏一搏?前世的她,就是在这一个个选择关口,因为心高气傲和犹豫不决,最终满盘皆输。这一世,她绝不能重蹈覆覆辙。

“秀兰,想什么呢,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林婉如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沈秀兰回头,看到林婉如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些水果。

“没什么,店里生意不太好,发愁呢。”她勉强挤出一个笑,把林婉如让进店里。

林婉如把水果放在桌上,环视了一圈店里积压的货品,了然地点点头:“我听说了,现在都兴买新的,谁还稀罕这些旧的。”

她叹了口气,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话又说回来,东西多了,坏的也多。前两天我们家那台燕舞牌收录机卡带了,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个会修的。好不容易托人找了个老师傅,上门看一眼就要十块钱,零件费另算,比买盘新磁带贵多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沈秀兰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咔哒”一声接上了。

是啊,电器会更新换代,但只要是机器,它就会坏。

坏了,就需要修。这个年代,电器是金贵的大件,坏了没人舍得直接扔掉。

一个熟练的维修师傅,就是一门行走的手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她想得更远一些。随着经济发展,家家户户的电器只会越来越多,维修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条可以长久走下去的路。

它不像卖二手货,会被新产品冲击得没有活路;它需要的不是大笔的本钱去进货,而是技术,是人力。“婉如,你真是提醒我了。”沈秀兰的眼睛里重新亮起了光,那种属于生意人的敏锐和果决又回到了

最新小说: 我一个F级天赋搬空副本很合理吧 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意外获得修真传承,我要逆袭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女总裁的满级男神 重生章鱼,无限吞噬成克苏鲁 爷恶奶坏?分家!我从破屋搬豪宅 暑假家访,女儿毒宠吓坏全网! 三源基因之空白垠 DNF:坚持摆烂的圣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