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会自动将容量翻倍,而且升级后的容量不会再降回去,最重要的是,这种扩容升级没有次数限制”。
“不过这里面有个小条件,那就是扩容后3个月内,不能再次申请扩容。”
听完汉密尔顿的解释,恩斯特瞬间明白了其中的门道,忍不住称赞道“这招太高了。”
对于正常的个人用户来说,如果只是日常发送文字邮件,偶尔附带一些小附件,10M的邮箱容量其实已经完全够用了,用上一两年都不成问题。
汉密尔顿这招,本质上就是在玩数字游戏,但恰恰击中了用户的心理,让用户觉得自己拥有了永远用不完的邮箱容量。
这种策略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但都对谷歌有利的结果。
第一种是用户会被无限存储的宣传吸引,牢牢锁定在谷歌邮箱平台上。
但实际上他们的使用体验和 10M容量的邮箱没太大区别,因为现有容量对他们来说本就绰绰有余,所谓的无限扩容只是个心理安慰。
第二种会间接增加用户使用邮箱的频率,当用户觉得容量用不完时,可能会更频繁地发送邮件、存储文件,可一旦养成高频使用的习惯,就很容易在3个月的扩容冷却期内把容量用满,到时候为了不影响使用,很可能选择付费扩容,谷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老美的心理是很奇怪的,他们不会想到去删除邮件提升容量,因为很多文件,如男女之间的会让他们觉得很有意义。
还有就是这一策略能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用户使用邮箱的频率高了,看到邮箱界面广告、推广邮件的几率自然就会增加,广告的点击量、转化率也会随之上升,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意愿会更强。然而汉密尔顿的大招还没放完,他接着说道“除了升级容量,我们还准备免费开放附件服务。”附件服务作为谷歌邮箱的增值业务,目前可是收入的顶梁柱,尤其是在企业级用户市场,贡献了大量营收。
“你是想把附件服务的市场盘子做大,从个人用户身上挖掘潜力?”
汉密尔顿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说“没错!现在的附件服务基本都集中在企业级市场,但我认为,个人用户市场的潜力未来会非常巨大”。
“我们可以先通过免费开放,让个人用户习惯并依赖这项服务,然后在传输文件的大小上设置限制。比如免费用户只能传输5M以下的文件,想要传输更大的文件,就需要付费开通会员。“
“这样一来,既能吸引大量个人用户,又能为后续的付费转化打下基础。”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高明。
随着个人用户对文件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比如设计师传输设计稿、学生传输毕业论文等,对大文件传输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谷歌此时免费开放附件服务,无疑是抢占了市场先机,等到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后,再通过付费功能实现盈利。
他打破了现在附件服务只服务企业的固有认知,将原本专属于企业邮箱的功能个人化,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顺应了互联网服务普惠化的大势。
“我同意,那就这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