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业巨头对谷歌而言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保守估计,谷歌上市后的市值将会突破百亿美元。
能在这样一家未来的巨头企业中成为从龙之臣,与在一家小企业创业相比,员工们的心情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谢尔盖·布林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双手不由自主地搓了起来,向恩斯特分享着喜悦“当初你跟我说要开发一款音乐软件,并使用 MP3格式的时候,我就立刻找人研究了这种音频格式”。
“你知道吗?它简直和互联网是天作之合”。
“MP3格式在算法处理上对设备的要求确实比CD更高,但这几年处理器的发展日新月异,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存储介质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现在最大的硬盘是1994年希捷公司推出的9GB硬盘,可全球八成以上的电脑使用的还是1GB的硬盘,所以储存空间才是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
“而MP3格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件存储体积小,正好能满足当下的需求。”谢尔盖·布林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得到这个研究结果后,我就派人去和MP3的研发团队取得了联系,最终以85万美元的价格捡了这个大便宜,拿下了这项技术专利”。
恩斯特都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惊喜。
这可是MP3格式呀,最少往后十年间,任何想要使用这个格式的的企业,都需要乖乖的给谷歌缴纳一笔专利费。
飞利浦和索尼为什么在音乐领域这么NB?就是因为它们指定了行业标准。
众所周知,企业的地位往往是通过其核心价值与市场定位来彰显。
顶尖的一流企业,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风向。
它们不仅仅是在销售产品,更重要的是制定并推广行业标准,成为市场规则的塑造者与引领者。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为整个行业设定发展的框架和准则,其他企业只能在这个框架内遵循规则行事。
紧随其后的是二流企业,它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研发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价值体验。
这些企业虽然无法像一流企业那样制定行业标准,但它们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突破,能够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再往下就是三流企业,这些企业聚焦于产品的优化与营销,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线及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它们更多的是在现有技术和标准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四流企业,往往只能依赖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与人力成本优势,以提供基础性的产品或服务为生,其竞争力多建立在价格与简单劳动之上。
这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抗风险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和行业变化的冲击。风险高,赚钱少,说的就是这种企业。
九十年代之前,美利坚的芯片厂家和操作系统厂家还有很多,为什么九十年代之后两家开始在同行业中拉开差距并一家巨大?
就是因为两家合作,制定了Wintel标准。
名义上,微软和英特尔是联盟关系,进行深度合作,但懂行的人都明白,这实际上是在共同制定行业标准。
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就需要搭配英特尔的处理器,反过来也是如此。
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只要其中一家企业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另一家企业的产品销量也会随之提升。
有了充足的销量,企业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从而在技术上与其他同行拉开更大的差距。当这两家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后,市场上的软件开发商也会以兼容它们的软硬件为基础进行开发。
而电脑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软件兼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