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对的。
但,这有什么用?
章旷转头看向范仲淹:“你只知道管理码头,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有码头,你怎么管得好?”说实在的,范仲淹年纪太大了,让他转变,真的很难。
但是章旷并不会不耐烦,而是开口解释:“大概十多年前,当时的宦将周文质,对皇帝提出,让大食的使臣不要再走陆地,而是从海上到南方登陆,然后觐见。”
“从那以后,本来禁海的大宋,突然开始尝试官方海上贸易,而现在更是允许私人向市舶司申请公凭,允许私人海上贸易。”
“你猜是为什么。”
目前大宋,海上贸易来的东西,除了龙涎香之外,其他东西是可以在民间交易的。
范仲淹顺着这个思路思考:“因为周文质发现走大食的人过来走海上远比走路上简单。”
章旷:“想多了,主要是因为夏部的人管不住了,大宋通往西域的路要被斩断了,所以让他们走海上。”
“不过,好处的话……”
“你再想,细想。”
范仲淹皱眉沉思:“因为……”
章旷提醒:“师傅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范仲淹:“开封通判,管理虹桥一段的汴河漕运……”
说到这里,范仲淹猛然醒悟:“漕运……海运!”
“大食的人因为船过来能带很多东西,所以就带了更多东西到大宋来。”
“我们发现他们进贡品比以前走陆路多的多,于是也从这条路线开始往外贸易。”
“结果朝廷贸易了几年,发现这个非常不错非常赚钱,所以开始允许私人贸易,并且收税?”章旷笑了笑:“是,南方士族文官发现贸易非常赚钱,所以吹鼓收税朝廷能大赚特赚,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是自己贸易赚钱……当然了,结果是一回事。”
范仲淹虽然也是南方文人,但是他们那儿不靠海,所以他不了解也很正常。
范仲淹终于意识到章旷为什么要盯着河流看了。
如果,如果贸易真的有必要,拂蒜佛郎机这些地方产的产物章旷用得上的话,他似乎可以通过现在应天酒楼的影响力,以及现在应天书院虹桥一段码头的发展,把这儿变成番邦商品集散地!
可是,他要怎么做呢?
怎么做?
章旷马上就要推出十三香了。
川玩油,粤玩汤,鲁菜玩儿的十三香。
十三香需要的肉豆蔻和丁香,是唐代传入的,但数量稀少,不是很够用。
丁香原产地在爪哇岛,肉豆蔻也在爪哇岛。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不见得都能接受肉豆蔻这么强烈的浓郁的气味,也许清卤也有一定市场,那就要用到白豆蔻了。
白豆蔻,原产地也在爪哇岛。
只要十三香能够顺利推广开来,接下来,就需要一条固定贸易航线,至少要从爪哇岛能直通汴京。打通这条航线后,任何在这个时代寻找起来非常艰难的北非西亚的东西,都可以轻松找到了。因为,只隔一个贸易站,就方便很多了。
章旷想的是这个事情。
所以,姜葱蒜爆香的炒菜推广开来后,章旷要走的战略是两步走。
对外,推动海上贸易,寻找想要的东西。
而在内,章旷需要开始培植油料植物,并且提高产量了。
聊了一会儿后,章旷走了,从林间举剑行走的刘安元走了出来和章旷汇合:“哥,这家伙这么笨,为什么你还要浪费时间教他?”
章旷:“他管理码头,而我需要一个新发展的强大码头。”
刘安元:“还不如在学生里面培养一个,事半功倍。”
章旷笑了笑看向刘安元:“二弟,如果你翻看史书的话,就会发现,历史上那些最厉害的领袖,元首,是不会嫌弃手底下的人蠢笨的。”
元首领袖这些词,都是上古时代的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