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的想法是先把荟芳园和自己男爵府的后宅先给它打通了,以后来往赏景也方便。
另外,有了宁国府之后、地盘也大了,再加上宁国府这边还有一个已经荒废了的校场,面积足够大、足够亲兵队跑马训练的,城外训练的亲兵队也可以驻扎进来。
有亲兵队进驻、府上的安全系数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待尤氏和秦可卿告退之后,贾暄又命人把候在外面的贾芸招了进来
继承宁国爵位的同时,贾暄也理所当然的执掌了贾家族长的印信、这就意味着管理贾家这个百年大族的重担也落在三爷的身上了。
贾家家族的事情,一点也不比宁荣两府好管。
家族传袭百多年,除却依旧维持体面富贵的宁荣二府正溯之外,在京旁支族人们大多都已流落贫困,很多连祖宗家业都已经败完了,就靠着两府年节时的一点接济过活。
很多族人都养成了游手好闲的性子,更有甚者、假借宁荣两府的庇护坑蒙拐骗、横行乡里,有人是赌场青楼的常客,有人干脆成了青皮无赖。
贾珍和这些人臭味相投,时常带着他们出入青楼、没事儿也常在府上宴请这些族人、还从外面招来美妓歌舞于府中陪侍,好不欢乐。
这些人犯了事儿,贾珍这个族长总会出手为他们转圜一二,官府看在贾家的面子上,也大多轻拿轻放。如此一来,贾珍这个族长反而成了族中青皮无赖们的老大。
以至于那些品行不佳、又擅钻营拍马的族人反而活得有滋有味。
那些老实本分、有上进心心的族人却过的辛苦寒酸。
想读书、族学被贾代儒祖孙二人搞得跟秦楼楚馆一般。
想习武从军、直接没有门路!
珍大爷主打的就是一个老子不成器,你也别想成器。
总之,整个贾族一如宁国府一样,烂到根子上了。
到了非下辣手处置不可的地步了。
接手家主印信之后,贾暄就命云雀调查京中贾家族人的情况了,如今,族中作奸犯科的罪案都送到了贾暄的案头上,只等贾暄这个族长发作了。
“侄儿给三叔请安!”贾芸恭敬的给贾煊磕头见礼。
贾芸如今十七八岁,长相清秀干练。是族中少数几个行事干练、会来事儿、本性还不坏,对寡母也是极尽孝道,而恰好、贾芸的母亲也是族内少有的几个通明事理的。
“起来吧。”贾暄摆了摆手,笑道:
“我这人说话直,不喜欢弯弯绕。听说你为人不错,有些能力,正好三叔我接了族长之位,有些事情要你帮忙处理,不知你愿不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三叔愿意拉拔侄儿,侄儿怎敢不愿意。”贾芸大喜过望,忙又跪下连磕了几个响头,才激动的站起身来。
贾暄笑道:“以后在三叔我面前不用这样,尊敬感激放在心里就行。”
“我听说族中很多孩童都是指着族学每日三顿餐食过活的,现在族学停了、他们的日子应该不好过了吧。”
贾代儒贾瑞二人被开除族籍,送到庄上之后,族学也就停了。
不过那时正在办贾珍贾蓉的丧礼,丧礼期间、族中老幼都可以到府上吃席,倒也不影响什么。如今丧事完了,那些族中贫困孩童吃饭自然又成了问题。
要是这个时候族中出现饿死幼童孤真的情况,那自己这个新上任的族长名声可就臭了。
贾芸忙道:“三叔慧眼如炬,正如三叔所说,族中不少孩童都指着族学三餐果腹的,其实、就连我少时也是这样,若非族学提供三餐,我母亲一个人怕是养活不了我的。”
“嗯”贾暄点了点头,抬手批了个条子递给贾芸:
“你先去东府账上领二十两银子做自己的安家费,再取二百两银子,先把族学食堂办起来。”“今后族学食堂除了供应族内学子的三餐之外,也向孤寡残弱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