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数据,让李风庭振奋极了,绝对的远超预期。
把电池从原来的85公斤增加到115公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固态晶格电池的密度更大,对应的空间占用率还变小了,不需要为了增加空间容纳更多重量的电池而对武装机器人的现有结构进行大改。武装机器人原来的自身重量是320公斤左右,设计的最大负重标准是265公斤级,负重与自重合计585公斤。
不过这585公斤的最大综合重量是不能增加的,不然机械结构强度就会偏离设计标准。
自带电池重量从原来的85公斤增加到115公斤,多了30公斤,等于武装机器人的自身重量从320公斤变成了350公斤。
那么就需要相应地从负重端减掉30公斤来冲抵,如此才能符合设计要求的585公斤综合重量。武装机器人的负重数值就从原来的265公斤级下降到235公斤级,减少30公斤的负重没有任何影响,毕竞负重冗余大,一个武装机器人携带的武器弹药有个100公斤左右其实就够用了。
真的到了100公斤武器弹药清空的情况,那说明战况异常焦灼,这个时候更多的是看后勤补给跟不跟得上的问题了。
根据陆安的设计初衷,武装机器人的负重背包能支持携带一块备用电池,占用115公斤的负重,剩下的120公斤负重用于武器弹药物资。
如此一来,一个荷枪实弹的全副武装机器人,加上备用电池,可以获得72×2的续航能力,也就是144小时,即6天持续不断的消耗能源。
当然,活人肯定不能被尿憋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部署即可。
比如需要执行的任务是速战速决的闪电战,一天结束战斗,但需要获得更凶猛的火力支持。执行该作战任务的武装机器人就不需要携带备用电池,自身电池3天的续航完全够用,就可以把备用电池占用的115公斤负重换成武器弹药,从而获得更大更猛的火力输出。
而如果是需要打持久战,可能要僵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对续航有更高的要求。
那就可以让一部分武装机器人扮演后勤保障的角色,专门负重携带电池背包,也可以获得紧急空中补给,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化协同作战。
空军方面也可以让战机护航突防,保护己方运输机抵近前线空头满储能的电池、武器弹药等等,从而再进一步为前线在地面推进的武装机器人军团提供更持久的作战支持。
总的来讲,陆安的设计是让武装机器人拥有高容错比,能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