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赵雅之继续娓娓道来:“豪哥常说他的梦想是'活到老,爱到老"。我猜他身边的女人只会越来越多。我们若是能……住得近一些,反倒能让他多回家看看。”
李宜敏沉吟片刻,语气谨慎说道:“这件事,还是先和豪哥商量再说吧。”
“不急,等姐姐生产后再说也不迟。我们可以先做朋友,平日没事一同逛逛街。”赵雅之建议道,眼神中带着试探。
“也好。”李宜敏微笑着点头,眼底却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随着中环地块站上盖物业发展权招标截止日的临近,香江媒体界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各类推测与报道连日来持续占据头条。
各方普遍预测,最终中标者最有可能在四大巨头中诞生:怡和置地、太古集团、和记黄埔与会德丰集团。
其中,怡和置地态度尤为高调,甚至在记者面前公开表示“志在必得”,显示出其强烈的信心与决心。相比之下,多数媒体认为其他华资企业缺乏中标实力,尤其当前地产市场走势并未完全复苏,大型项目的资金与运营门槛令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然而,就在这一片喧哗之中,长江公司的李家成却对媒体的预测报以一声冷笑。
刚从加拿大返港的他,手中已握有足够的筹码一一帝国银行刚刚完成对加拿大怡东财务公司一亿美金的增资拨款,这笔资金迅速到位,为其竞标增添了重要砝码。
事实上,早在1974年,李家成就已布局国际资本合作,与加拿大商业银行共同成立怡东财务公司,开创了外资进入香港按揭市场的先河。
这一次,他显然有备而来。
三月三十日,兆兴置业正式提交了密封标书,条件则是建设发展地产,建成后全部出售。
利润兆兴置业占4.7成,而地铁公司占5.3成,并提前支付部分利润给地铁公司。
一切尘埃落定前,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四月三日的结果公布。
长江公司办公室内。
李家成站在落地窗前,凝视着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眉宇间却不见往日从容。
中环地块招标在即,即便是久经沙场的他,此刻心中也难免波澜起伏。
“李生,周总到了。”秘书洪小连轻声通报。
“请千和进来。”李家成转身时已经换上沉稳的表情,但眼中的思虑却未能完全掩去。
周千和快步走进办公室,作为长江公司总经理,他敏锐地察觉到上司今日的不同。
“李生,是为中环地块的事?”
李家成示意他坐下,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千和,怡东财务的一亿美金虽然到位了,但我现在却是既怕不中,又怕中了。”
周千和会意地点头说道:“我明白您的顾虑。不中,我们失去这个黄金机会;
中了,若预算控制不当或市场不及预期,恐怕会亏损,更可能影响与怡东的长期合作。”
“正是如此。”李家成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财务预测报告,说道:“怡东财务信任我们,才愿意增资。
这个项目不仅关系到公司发展,更关系到我们的信誉。”
两人就市场前景、资金周转、风险控制等关键问题深入探讨了近两个小时。
周千和仔细分析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了一系列预案。
“李生,我建议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分红比例。”周千和最终提议道:“我们占利润的49%,地块公司占51%。
这样既能保障我们的收益,又能控制风险,更能够展现我们与合作伙伴共享利益的诚意。”李家成沉思良久,终于展颜说道:“好,就按这个方案办。千和,这次的项目就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请李总放心,我一定会谨慎处理。”周千和郑重承诺。
送走周千和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