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吸引更多银行家的目光。
他盘算着,即便恒生银行最终只批下两千万港币贷款,加上自己的一千万本金,三个月内至少能赚六成利,净利一千八百万港币。
若运气再好些,金价涨幅超出预期,利润甚至可能翻倍。
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已经嗅到了金钱的气息。
何添目送陈耀豪离开后,立即拨通了执行董事利国韦的电话。
“利生,来董事长办公室一趟,有笔黄金贷款的事要讨论。”
几分钟后,利国韦推门而入,见何添和董事长何善恒已在座。
他微微点头致意,随即落座。
作为恒生银行的资深银行家,利国韦素来以稳健著称,对投机性业务向来持审慎态度。
“黄金价格历来大起大落,我们怎么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利国韦开门见山,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质疑。
何添早有准备,从容解释道:“陈耀豪提出,黄金交易全程由我们银行监管,甚至愿意签订强制平仓协议。
也就是说,黄金实物存放在我们的金库,一旦价格跌破警戒线,我们有权立即抛售止损。”
利国韦眉头稍展,但仍未完全放心。
他沉吟片刻,道:“现在市面上确实都是实物黄金交易,没有‘纸黄金’这类杠杆产品,风险相对可控。
但问题是,他自己只出一千万港币,却要借五千万,杠杆太高了。”
何添笑了笑,道:“我看这年轻人思路清晰,对市场判断也很有信心。”
利国韦听出何添话里的倾向,便不再多言,转而看向何善恒:“董事长,您的意见呢?”
何善恒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目光如巨。半晌,他缓缓开口:
“这个年轻人,胆识不小。但黄金市场瞬息万变,他自己只拿一千万,却想撬动五千万的贷款,这已经超出了合理风控范围。”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的建议是,可以给他三千万贷款,但他那一千万必须作为保证金,不得动用。
这样一来,即便金价短期波动,我们也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利国韦微微点头,这个方案显然更符合银行的稳健原则。
何添思索片刻,问道:“那年息定在12%,如何?”
利国韦沉吟道:“黄金贷款风险高于普通商业贷款,12%合理,甚至可以视情况加收0.5%的风险溢价。”
何善恒一锤定音:“好,就这么办。”
第二天,恒生银行以12%的年息批准了这笔三千万港币的黄金贷款,而陈耀豪的一千万本金则被锁定为保证金。
银行既赚取了高额利息,又牢牢控制了风险。
而陈耀豪虽然没能拿到五千万港币贷款,但依然获得了足够的资金去搏一把黄金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