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西方人敢在这个国家的领土上恣意妄为!
四万万老百姓站起来了!
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转,陈禹幽幽叹了口气,如果乡亲们都来现场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该多好啊!毕竞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荣光!!
“搞农业,尤其是经济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是非常必要的!”
回到董老家里后,老头让媳妇炒了几个菜,爷几个坐在一起,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
“您的意思是,建设一个缫丝厂?”
“当然了,如果规模上来的话,一个缫丝厂并不是什么难事。”
老头抿了一口酒,“我记得当初小鬼子在丹东一带建设了许多缫丝厂,专门加工柞蚕丝,不过他们的用处是制作各种军需物品……”
“哦,只是现在全国战乱未歇,设备难寻……”
“我帮你找找路子,看看能不能弄来一些,你们的蚕茧卖给二道贩子,赚的不过是皮毛而已,真正的利润都在丝绢的出口上。”
陈禹一愣,继而想起柞蚕这个小东西别看个头小,其貌不扬,但在后世六七十年代,都是属于国家出口创汇的主力货品!
等到了八十年代,更是迈向全世界,成为风靡一时的紧俏货!
“那就拜托干爹了!”
“客气客气,咱们爷们唠这个不多余了,来来来喝酒喝酒……”
对于在村子里建立缫丝厂的事情,陈禹也是想了很多,确实如老干爹所言,眼下虽说养殖柞蚕的农户多了,但大头都被那些二道贩子给赚去,真正能够留在老百姓手里的又能有多少?
不过是赚个辛苦钱而已!
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单纯的生产原材料提供给大城市和工矿企业,那么农村本质上就是人家的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地!
工农业剪刀差会越来越大,城里越来越富裕,而农村越来越贫穷!
没有这个缫丝厂,以后杨家营子以及东岗乡的老百姓生活会更加困难!
不行的话就把韩景元的“家产”拿出来一部分,就说是剿匪所得,用来买机器设备!
事实证明陈禹还是低估了老干爹的影响力,临近上冻的时候,他已经从丹东一个厂子给他们订购了一百台缫丝机,至于价钱,则可以以生产出来的丝织品作价抵偿。
关键是,缫丝机已经送到了!
石领导又犯了琢磨,到底是该把缫丝厂放在县里还是……
放在杨家营子?
如果把缫丝机放在县里,倒是能提供不少的就业岗位,关键是这边交通也便利,还有火车可以通行……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青石县都没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你说工厂吧,没有!
矿场,也没有!
只有农田!
纯农业小县城,根本没啥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要是真把缫丝厂放在县城,倒也算是功劳一件!
可如果放在杨家营子……
“六子啊,叔跟你商量点事……”
见陈禹过来取缫丝机,石领导满脸陪笑,热情把他叫到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