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了!”
陈禹知道韩昌明学的专业非常敏感而且特殊,以后怕是都要在大西北的沙漠隔壁里打拼了!韩昌明的回归并未在小小的杨家营子投下多少波澜,而且陈禹纳闷的是他看到那辆拖拉机也没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似乎他也意识到了,搞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时间太长而收效太少,当前主要的核心是搞工业。工业是国家的基石!
种完地之后,陈禹也搞起了自己的“工业”,他发动杨家营子的老百姓,在村东头修了一个砖窑,利用后世的,还有一点点“偷”来的技术,很快砖窑就修好了。
轰隆一声,一道火光直冲天际,杨家营子砖厂正式挂牌成立,点火成功!
而烧制出来的第一批砖,则要用到小学校的修建上。
杨家营子这么多年,除了韩昌明之外都没有几个上学的,一来是穷,二来就是想上学也没有地方去!只能去县里的高小!
要是把小学校建立起来,以后孩子们就可以直接在村子里上学而不用去那么远了!
不光杨家营子,周围的王义屯、董家屯等等,按照陈禹的规划,每两个或者三个村子之间都要有一所学校,方便学生们就近上学。
至于老师的问题,那就是后话了。
先把学校搞起来再说!
砖厂的第一窑砖终于烧出来了,他又从县里申请了一批水泥和木材,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终于赶在盛夏之前将小学校建立起来!
“我们要上学喽!”
村子里的孩子们围着学校,乐得直蹦。
“哈哈玉兰,你看再过几个月,我们家孩子都出生了,你这肚子还没动静呢!”
韩翠玉得意冲她的好姐妹瞟了一眼,手摸摸肚子,一脸幸福。
“哼哼!那是我哥心疼我,不让我那么早怀孕……”
崔玉兰心里也打鼓,结婚一年多了,俩人晚上在一起的时候可没少忙活,怎么就……
就……
莫非是我或者我哥身体有问题?
唉,真是烦死人了!
“一定要用好木头,把那些带虫眼的烂木头都给我挑出去!”
陈禹指挥众人上房梁,远远看到媳妇和韩翠玉站在一边看热闹,自打三夫人出嫁去了县城后,这姐俩倒是凑在一起,每天说说笑笑,倒也快活。
“哥,累不?”
看到陈禹,崔玉兰蹦蹦跳跳跑过去,拿出一条毛巾递给他,陈禹接过来擦擦汗,“还行,天这么热,你在太阳地底下晒着干啥,快点回家去!”
“你呀你,也不看看几点了,该回家吃饭啦!”
“都这个时辰了!”
陈禹哈哈一笑,将手里的工具放下,走到自家门口,枣红马看到他,嘶嘶叫起来!
回来了老弟!
“咱们屯子和王义屯共用一个小学校,我计算了一下,第一批小学生得有三十多人,能凑足一个班……进了门,陈禹洗了把脸,看看自家这栋马架子房,幽幽叹了口气,“等过阵子修完学校,再多烧些砖,把咱家的马架子房扒掉,盖新的!”
“别,我觉着住着蛮好,冬暖夏凉的……”
崔玉兰话音未落,忽然觉得有些反胃,急匆匆跑出门,趴在地上干呕两声!
狮子猫从房顶跳下来,一脸关切围着她喵喵叫!
咋了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