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翊的继母对他非常好,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杨振新还有杨歌还要好。
继母非常难做,如果是亲生母亲,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或者是动手教训孩子,别人都能理解,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毕竟是亲生的,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嘛。”
但是继母就不行了,稍微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外面就会有人指指点点。
“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不行。”
同样一件事情,放在亲生母亲和继母身上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翊当然感激他的继母,但也只是感激,并没有把继母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
而且,其实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也没有多少年,生了杨歌后没到一年,继母就去世了,当时杨翊也就七岁多。
“你的童年可是一点都不寻常。”
杨翊笑了笑,“我再跟你说一个更不寻常的,在我们屋后塘边有一棵大树你注意到了么?”董智芝想了想,说,“塘边好像有不少树。”
“最大的那一棵,就在跳板旁边。那棵树的下面有一个洞,直径大概有几十公分高,听村里的老人说,那是以前抗战时期挖的地道。我对那个地道一直很好奇,想要进去看看,终于在我七岁的那一年,我爬了进去。”
“里面有什么?”董智芝好奇道:“真是抗战时期的地道么?”
“不知道。”杨翊摇头。
“不知道?”
“嗯,洞很小,七岁的我也要蹲着才能往里面走。而且里面很黑,什么都看不见,大约也就走了几米远我就晕了过去。”
董智芝瞪大了眼睛,“里面有毒气么?”
《地道战》十分经典,给国人的印象很深,所以杨翊说他在洞里面晕过去,董智芝就想起了毒气。“不知道,后来家里人发现我没了,就到处找我,最终在洞里面找到已经昏迷的我。”
“怎么找到的你?”
“我把书包放在了洞外面,他们看到书包,就猜测我是不是跑到洞里面去了。”
董智芝听到这个故事有点后怕,“你命可真大,要是里面真有一些毒气,你可就出不来了。”“其实我现在还是很好奇那个洞是干什么的,不过现在那个洞已经塌陷了,根本就走不进去。”其实杨翊现在想来,那个洞应该不是什么抗战时期的地道,因为实在是太狭窄了,那么窄的洞,成年的战士们几乎要趴着才能通行,更别说还要携带各种各样的武器。
关于童年,两人聊了很久,杨翊说了很多前身的故事,也掺了一些自己的故事。
杨翊的记性很好,从四五岁开始,他经历过的事情都可以记住细节。
那些记忆在他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是比较模糊的,但是现在,不管是前身的记忆还是自己的记忆都非常清楚。
两人一直聊到四点多钟,外面传来钥匙开门的声音,随后就看到爷爷还有二爷爷推门进来。看到杨翊跟董智芝都在,爷爷笑呵呵地说道,“我刚才还跟你们二爷爷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回来呢。”
杨翊笑着问道,“你们逛了哪里?”
“就四处逛逛,买了点水果跟炒货,带回来给你们吃。”
爷爷拎着三个袋子,分别装了桃子、瓜子还有炒板栗。
看到板栗,杨翊挺意外的。
现在这个季节,有瓜子很正常,事实上瓜子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能买到。
但是板栗就不一样了,现在这年头储存条件比较差,而板栗一般都是秋季成熟,通常只有少量的板栗才能存到现在这个时候。
“现在还能买到板栗啊?”
“就是因为平时见不到,所以才特意买了点,不过现在板栗比秋天可要贵不少,这点玩意花了七毛钱。”
杨翊点点头,一袋炒板栗七毛钱确实不便宜。
“来,刚买的,还热乎着,趁热吃。”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