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二十多个学校参与联考,不过杨翊他们只要负责那十个参与教学实验的学校,其他学校都由上沪教育局负责。
上沪教育局其实也可以放手不管,让这些学校自己改试卷,自己统计成绩,反正这些学校原本就不在教学实验当中。
但是张远还是决定要把剩下学校的试卷放在一起,进行统一改卷,然后由教育局这边统计成绩。这样一来,能够尽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公平性。
张远去了上沪教育局,就是要大刀阔斧做改革的,自然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面省力。
短短几个月,上沪已经成为全国英语教育的中心,中学的英语老师们都在关注这次的教学实验。而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因为杨翊之前发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上面的那篇文章。
在那篇文章中,杨翊总结了这次教学实验前面几个月的成果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成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同学的成绩进步明显,并且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也在提高。
现在全国各地都知道,上沪那边正在进行一场教学实验,主要的实验项目就是跟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以及支架式教育策略有关。
各地的学校也都在紧密关注,如果这次的教学实验有效果,他们当然也会想要跟进学习。
自从那篇文章发出去之后,寄到《中小学英语教学》杂志社以及给杨翊个人的信件又变多了不少。杨翊也拆开了几封,这些信大部分都是从各地中学来的,不少学校希望能够参加这个教学实验,或者能够推广《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以及支架式教学策略。
有一部分学校,自己在摸索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效果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明显,他们都在问有没有什么渠道,能够让老师们集中培训。
这些信杨翊也没有办法回,比如集中培训这事,除了几座城市的培训中心之外,燕京到了寒暑假也会办培训班,专门培训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
今年暑假也是,总共要招两期,每一期一百个老师,加起来就是两百个名额。
两百个名额,比去年多了不少,但是放在全国来看,实在是杯水车薪,只有少数老师能够幸运地获得名额。
而这个问题,杨翊也解决不了,不仅仅他解决不了,教科所也解决不了。
涂亚军新官上任,也是想要干点事情的,所以才会开设两期培训班,而且每一期一百人。
但是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再多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教育这种事情,本身就急不来,只能慢慢来,去年培训班毕业的老师们回到各自的市县都发挥了作用,让当地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杨翊相信,再过个三五年,各地的中学英语教学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杨翊看来,往后这四五十年,正是中国发展最需要英语人才的时期,而这一段时间里面英语学习的性价比也是最高的。
等到后续中国发展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英语的作用虽然还有,但是要慢慢弱下来了。
而这次多校联考的事情,也让杨翊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实验小组里面成立一个“考试小组”,这个考试小组专门负责来出试卷。
当然了,想要靠招进来的学生们自己出试卷,是不现实的,杨翊成立这个小组,还是要自己牵头,然后让学生们协助。
等到学生们有了经验之后,就可以帮忙出题,然后杨翊从他们出的题目里面进行选择。
再到以后,出试卷就跟造车一样,具体的试题靠学生们原创跟收集,杨翊就负责“规划”便可。学生们出不好题,可以去联系专家,也可以跟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征集。
这种模式搞起来之后,能省杨翊不少时间。
其实如果每年只出十套左右的试卷,杨翊完全没有必要成立这样一个小组,他脑海中的试题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