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说道,“我只能过去看看。”
“那也可以,只要你能拨冗到场,我们就感激不尽了。”
“蒋主任,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
“杨老师你太谦虚了。”
杨翊去找杨钊的时候,见杨翊情绪不佳,杨钊问道,“怎么了,昨晚没睡好?”
“不是,睡得挺好。”
“那怎么了?”
杨翊摇摇头,问道,“大哥,之前有人找过你么?”
“找我?什么意思?”杨钊被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是类似教育局、文化馆的人。”
“那没有。”杨钊摇头,随即又笑道,“不过上次去杨歌学校,他们学校的校长跟我聊了一会儿,都是在夸你,说那个二十四字整体教育法多好多好,各地都在推行,而且效果特别好,你现在在赵桥中学还挺有名气的。”
看到杨钊脸上的笑容,杨翊撇撇嘴,他现在何止是在赵桥中学有名气,是在整个教育界、文艺界乃至政界都有名。
普通老百姓不关注这些,但是政界人士可是很敏感的,杨翊接连上过《文艺报》、《光明报》、《人民日报》,他们怎么可能忽视。
杨翊的名气,放在全国可能还算不上什么。
在上沪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对他感兴趣,但是并不会围着他转,因为不少人名气都挺大。
但是在江芜县,杨翊的名气就被无限放大了。
而这种名气,只是在特定人群中传播,寻常老百姓不知道,这种现象让杨翊感到无奈的同时,又觉得还挺有趣。
“大哥,要是有人因为我,给你一些优待。比如给你升职加薪,分配房子,你会接受么?”杨钊正色道,“虽然我不觉得有人会因为你给我升职、分配房子,但是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严词拒绝的。”
“为什么要拒绝?”
“因为这不符合规定。”
“为什么不符合规定,你在县商业局工作挺长时间了,能力又不差,我看就应该给你升职加薪。而且你快要结婚了,当然也要优先给你分配房子。”
“这些组织都有安排。”
杨翊没说话了,虽然他不喜欢被文化馆那些人盯着,但如果因为自己,大哥他们能受益,他是十分乐意的。
但是大哥这脑筋有点死,杨翊倒是希望大哥是在跟他唱高调,说的不是真心话。
杨钊借了一辆自行车,载着杨翊先去了杨振新所在的县一中。
看到杨翊,杨振新显然很高兴,但是又有些怕他,一直低着头,偶尔去看一眼杨翊。
杨钊把饭给了杨振新,拍了拍他肩膀,“振新,二哥回来不高兴么?”
杨振新点点头,随后可能是觉得自己点头有歧义,又摇头道,“高兴。”
看到杨振新这副表情,杨翊倒是不怎么意外,原身的记忆中,从小杨振新跟杨歌就生活在他的管理之下。
很早的时候,杨钊就在外面,不经常回家,两个小的基本上是杨翊负责。
杨歌因为是个女孩子,倒也还好,杨振新要是干错了事情,那是真挨捶。
杨翊从包里面掏出一盒上沪饼干跟一盒大白兔奶糖,“给你。”
看到饼干跟奶糖,杨振新眼里充满了渴望,但还是摇头,“二哥你带去给杨歌吧,我不要。”“杨歌有,这份是给你的。”
杨翊这次回来,从上沪买了不少饼干跟糖,还有一些午餐肉罐头。
罐头分了一半给杨钊,回头让杨钊再分一些给未来大嫂,这些糖跟饼干就给弟弟跟妹妹了,另外还有一半午餐肉,杨翊要带回去给两个爷爷。
听杨翊这么说,杨振新才小心翼翼地接过饼干跟糖。
看到杨振新这副怂样子,杨翊挺来气的,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男孩子这样柔柔弱弱。
“行了,你回去吧,我们还要去找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