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但是又不希望董智芝太早结婚,影响事业发展。
“嗯。”
“那我们先进去了,杨老师,再见。”
“嗯,再见,何团长,林姐。”
等到何玉红跟林秀兰走了,董智芝松了口气,笑了起来,“刚才你叫他们一起去吃饭,我真怕他们答应。”
“不喜欢跟领导一起吃饭啊?”
董智芝摇头,“也不是,就是我带的钱跟粮票,只够我们俩吃的。”
杨翊哈哈一笑,“没事,有我呢。”
这次来上沪,杨翊带足了全国粮票,还带了几十块钱,吃饭肯定够了。
“你都来上沪了,当然是我请你吃饭。”董智芝瘪瘪嘴,“我口粮够吃,工资也不低哦。”杨翊笑了笑,“那今天就靠你了,晚上我们吃什么?”
说起吃,董智芝脸上晕开了笑容,“带你去吃特别好吃的蟹黄面,还有小笼包。”
“要坐车么?”
“不用,走一会儿就到了。”
董智芝口中的走一会儿,足足走了二十分钟。
杨翊一点都不急,吃饭他不在意,就这样能跟董智芝一起散散步他觉得挺好的。
刚才何玉红他们在的时候,董智芝特别乖巧,这会儿只剩下他们俩,她就变得很活泼,一路上她都在说着最近团里面发生的事情。
到了饭馆,两人点了两份蟹黄面,又点了一笼小笼包。
蟹黄面的份量不大,小笼包就更不用说了,杨翊没想到上沪饭馆的精致从这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董智芝又怕杨翊吃不饱,要去再点一份小笼包,却被杨翊制止了,“够了,今天中午在火车上吃得挺多,晚上吃这么多正好。”
吃过饭,两人沿着马路向着北边走,因为董智芝家住在北边,这条路能够随时坐上回家的公交车。这会儿天色早已暗了下来,昏黄的灯光落在路上,前方看起来像是一幅年代画卷。
董智芝走进了画卷当中,背着手,跟杨翊面对面,一边说话一边往后退着走。
“你知道么?我妈妈也会做蟹黄面,而且做得特别好吃,每年生日,妈妈都会给我做一碗蟹黄面。”“你生日的时候,蟹黄可不好弄。”
他们俩生日挨很近,都是二月份,那时候的蟹很少有黄。
蟹黄面这种东西,是要讲究季节的,现在这个时节就挺好,他们刚才在饭馆吃的蟹黄面特别好吃。董智芝笑盈盈地说道,“因为不是真正的蟹黄面,生日时候吃的蟹黄面,是用蟹肉跟鸡蛋搅拌在一起,做成蟹黄的样子,我感觉,比饭店里面的真蟹黄面还要好吃。”
“这么好吃的蟹黄面,不知道我是否有幸能够吃上一次?”
“你想得美。”
董智芝转过头去,朝前走了几步,又重新转过来,问:“你刚才说你是去上沪作协么?”
之前在信里面,杨翊只说自己是来上沪参加活动,没说是上沪作协的活动。
“嗯,上沪作协,参与的都是些作家。”
“你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上发表了文章,也算是作家了么?”董智芝好奇道。
杨翊摇摇头,“不是,我在《上沪文学》上发表过小说。”
“你还写过小说啊。”董智芝一脸惊奇,“是什么样的小说?”
“是关于知青的故事,讲一个年轻知青,特别喜欢下棋,为了下棋,能够放弃一切,他在一次象棋比赛中,同时对战九名高手,而且还是下盲棋。”
“什么是盲棋?”
“就是不摆棋盘,在心里面下。”
“这要多好的记性?”
“所以才说是高手。”
董智芝唏嘘道,“我连象棋的规则都记不住,他们都能下盲棋,那最后他赢了么?”
“赢了。”
“真厉害,你什么时候发表的?等有时间我也去找来看看。”
杨翊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