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聂书记的办公室出来,杨翊心情很不错。
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如今他每天的日子过得既充实,也不至于太累,干的工作还都是他自己喜欢的。
等他快走到资料室,在楼梯口碰到了马俊明。
马俊明见到杨翊,笑眯眯地说道,“杨老师,正好,省得我去找你了。”
“马老师你专门来找我?”
“不是专门来找你,不过正好有事跟你说。张主任那边说,新一期的教学法培训班要招生了,我想问问你有没有要推荐的?上次你不是说全国各地有不少老师给你写信么?”
一听是为这事,杨翊好奇道,“现在招生,是要让他们寒假上课?”
“嗯,就是寒假上课。”
“对南方人来说,燕京冬天可不好熬。”
确实不好熬,现在燕京好多地方没有暖气,有暖气的地方暖气也不是很足,南方人能御寒的厚衣服很少这年头不像后世,花钱买个羽绒服就行,现在你想要买个袄子,首先是非常贵,其次是没有布票。南方人要过来,一是衣服不够厚,二是被子不够厚。
反正冬天过来上课,肯定是远不如夏天的。
而且寒假时间非常短,总不能让人家上个培训班,连年都不回家过了吧,所以最多也就让人来上十天左右,就得放人家回去了。
“这次培训班形式不同,不需要大家来到燕京来,都是就近组织。张主任的意思,是在上沪、长安、渝都、星城、江城等五座城市开办培训班,本城以及周边城市的教师过去即可。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扩大培训班的招生范围,提高培训班开办的灵活性。”
杨翊点点头,这也是个方法,成立几个基地,辐射周边,这样推广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那教师怎么弄呢?”
马俊明笑道,“这几个城市不是随便选的,在这些城市里面以及周边,都有上次培训班里面表现优秀的学员。这些学员我们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观察,他们其中一些人表现非常不错,完全有把教学法推广出去的能力。还有一些,之前参加教学实验的教师,比如山后初中的邓胜春,我们也会组织他们中的一些人分散到各个地方给大家讲课。以后这种短期的培训班,可能就会成为常态,不过这种短期班不颁发毕业证书。”“既然要常态化,那也不用我来推荐学员,而且跟我通过信的教师们,其实也不用参加这种短期培训班了。”
那些跟杨翊通过信的教师们,基本上都已经自己开始实行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其中不乏一些跟邓胜春一样,从《中小学外语教育》刚发表这个教学法的时候就开始实行的人。
他们之所以给杨翊写信,也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想要让杨翊帮忙答疑解惑。这些人对二十四字整体教学法的掌握已经非常好了,根本不需要参加什么短期的培训班。
“你这么说,倒也是。”马俊明点点头,“那我就按照我的名单送过去。”
“马老师你们也拟名单了?”
“我们拟了几个,都是之前写信过来,对参加培训表示过强烈意愿的。正好他们在这些城市里面,就如他们愿吧。”
杨翊眼珠子转了转,忽然说道,“其实我还真有一个人选。”
“是谁啊?”
“上沪南翔中学的周阳老师。”
马俊明把名单拿给杨翊,“你把他写上去。”
杨翊拿过名单先看了看,上面有七个人,分散在本次开办培训班的五个城市中,随后他将周阳的名字写了上去。
“其他还没有么?”
“没有了。”
马俊明笑着点头,“那我走了。”
等到马俊明走后,杨翊转身进了资料室,秦文海笑道,“看你这样子,假肯定是批了。”
“嗯,批了,聂书记非常爽快。”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