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听清了蒯风说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已经清醒了,他只是不敢相信,前两天他还在跟师妹邹小丽讨论的木羽,竟然就是天天坐在他旁边的杨翊。
“杨组长,蒯师弟说的是真的么?”王宁向杨翊求证。
杨翊笑着点头,“是真的。”
“所以木羽是你名字里面的一部分。”
“没错。”
“哦,那这就合理了。”
林莹此时也笑道,“恭喜你啊,杨老师,新小说很好看。”
蒯风在旁边看到林莹跟王宁的反应,一脸疑惑,这两人未免接受得也太快了吧。刚才王宁那么惊讶,怎么一下子就平静了?
两人的反应,倒是显得他有点一惊一乍了……
这时秦文海也来了,见到蒯风在这儿,笑道,“蒯老师大中午来找资料,还是找杨老师啊?”看到秦文海,蒯风连忙把杨翊就是木羽的事情跟秦文海说了。
秦文海表现得非常惊讶,跟杨翊确认之后,更是连连感叹杨翊深藏不露。
看到秦文海脸上的惊讶,蒯风心情好多了。
蒯风告诉杨翊,这事已经在中文系传开了,估计很快就会传遍学校,还有袁田,说不定一会儿也要过来。
杨翊就是木羽这事,在师大确实传得很快,以至于后来杨翊走在学校,都有学生开始喊他木羽老师了。有学生们喊自己木羽,杨翊也就忍了,袁田跟蒯风也坚持喊他木羽,不再喊他名字或者“杨老师”。对此,杨翊的分析是,他们这是带着一点报复心理。
几天之后,又到了周末。
冯小宁带着一堆稿子来到了杨翊家。
上次让周里京带过去的信上面,杨翊把插画的事情跟冯小宁说了,并告诉他,如果愿意接这个活,就周末带着作品来一趟。
作品是杨翊让冯小宁带来的,但是他没想到冯小宁会带这么多。
杨翊数了一遍,足有六十五幅。
“这里面哪些是你新画的,哪些是你之前画的?”
“都是新画的,不过有些是根据老画改的,拿到信之后,我又把《老人与海》看了好几遍,才重新动笔。一些想法,跟之前也不太一样了,干脆就都重新画了。”冯小宁笑着解释道。
杨翊暗自点头,怪不得冯小宁黑眼圈这么重,都是熬的啊。
周里京应该是周三把信送去给冯小宁的,中间也就三四天时间,平均每天冯小宁要画二十幅画,而且他画之前还看了好几遍《老人与海》。
冯小宁是个学生,他平时都要上课的,所以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来画,估计这几天他都没有怎么睡觉。这不就是当代的肝帝么!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工期很赶,但是质量都还不错,而且整套图整体性很好,没有出现前后细节不一致的情况。
“画得不错,不过我们用不了这么多。”
杨翊大概算了一下,《老人与海》里面用到的插画最多也就三四十张,再多就不太行了。
这里有六十五张,基本上只能用上其中的一半。
冯小宁抓了抓后脑勺,笑道,“没事,我画这么多,就是给你们挑的。”
“还有这个马林鱼,是要改的。”
“没问题,杨老师你说哪里要改,我现场给你改。”
杨翊点点头,先从六十五幅画中选出了四十幅,然后针对这选出来的四十幅画,逐一地跟冯小宁聊它们哪些有问题,问题又出在哪里。
对于《老人与海》的插图,杨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他只是把自己这些想法说出来给冯小宁参考,具体的创作,还是看冯小宁自己,他不会强求。
聊完了之后,冯小宁就留在杨翊家里改稿子。
为了让他改稿方便,杨翊特意在餐桌上清了一点地方出来,给他画画。
至于杨翊自己,则在旁边的工位做《太阳照常升起》的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