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手,很有干劲。
这第一次的合作,双方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
杨翊觉得王宁这个人虽然话不多,但是干活很认真,而且他是中文系研究生,又懂英语,对以后文学方面的资料整理能给予很多帮助。
王宁觉得,杨翊看着年轻,但是非常沉稳,英语水平又非常高,这外文组的工作可能比他想象的要更有意思。
之后的几天,王宁跟杨翊对彼此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因为双方的合作越来越融治。
杨翊本身翻译这些学术资料,遇到一些专业名词,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把握,现在有了王宁,事情就好办了,有什么拿不准的词,两人一商量就能出来。
秦文海见外文组的工作效率一下子提升很多,也是十分感慨,他原本只是不想让外文组只有杨翊一个光杆司令,没想到误打误撞,竟然给派过去一个悍将。
只是可惜,王宁八九月份就要去中文系。
五月十三日,陈凯歌一大早就去了学校图书馆。
“朱老师,这个月的《上沪文学》到了么?”
管理员朱老师正在整理书架,瞥了陈凯歌一眼,“来了,在期刊室里。”
一听到了,陈凯歌一脸激动,“谢谢朱老师。”
说完,他就钻进了期刊室。
朱老师推着眼镜看了看期刊室的方向,忍不住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天天来问《上沪文学》。
上个月这时候陈凯歌就来了,不过看过上一期《上沪文学》,他却表现得很失望。
这几天他又接连来了好几天,依旧是问《上沪文学》,也不知道《上沪文学》从哪儿来的这么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