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走后,杨翊又看了看手中的审稿单,心说北岛真有渠道,竟然连《文学评论》的审稿单都弄到了。
这玩意,一般只在杂志社里面流传,因为它本来就是编辑们传达审核意见用的。
胡鹏给杨翊收拾好信出来,他朝徐晓离开的方向看了看,“徐师姐找你有事?”
“有个活。”杨翊笑着摆了摆手里的稿子。
“什么活?”胡鹏好奇问道。
“翻译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
“哦,翻译的活啊。”胡鹏也没继续往后问,他连巴尔扎克是谁都不知道。
这时正好又有一个学生来取信,胡鹏连忙跑了过去。
看着胡鹏忙着给人取信、登记,杨翊笑了笑,有这些学生的帮忙,他现在每天轻松的很,也有时间翻译《乡村医生》。
……
《乡村医生》花了杨翊五天的时间。
其实他三天就把稿子给翻译出来了,后面两天又翻来覆去地改,以求能够一次过稿。
稿子翻译成中文之后,总共四千四百多字,满满当当地写了十几张稿纸。
第六天早上,杨翊刚吃过早饭,见到徐晓骑着车从东门过,连忙将她喊住,“徐晓。”
徐晓立马将车停下,“怎么了,杨老师?”
杨翊从抽屉里面掏出《乡村医生》的中文稿子,朝她摆了摆,“稿子好了。”
“这么快?”徐晓有些意外。
原本约定的是一月之内交稿,虽然她要杨翊快点,但是也没想到能快这么多。
“就四千多字,我加加班就弄出来了。”
徐晓走过去,接过稿子,大概翻看了一下。
她没读过《乡村医生》,不知道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也看不到什么头绪。
“嗯,我现在正好去刘念春家,顺道把你的稿子带给北岛。”
“麻烦了。”
“杨老师,别客气。”
徐晓说完,将稿子仔细在包里面放好,然后骑着车走了。
……
刘念春家,也就是东四14条76号,《今天》编辑部所在。
北岛把《乡村医生》的稿子看了一遍,忍不住点头,“木羽的英语水平非常好。”
虽然当面的时候,北岛更愿意叫杨翊为翊哥,但是背后他更愿意叫木羽。
拿到《乡村医生》中文稿之前,北岛也不知道杨翊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他确实给杨翊介绍活了,但是杨翊能不能拿下来他就不确定了。
现如今看到稿子,确定了杨翊的英语水平,他也安下心来。
“于升跟何书琴他们都说,杨老师的英语水平很好。”徐晓说。
“嗯,反正是比我好。”
北岛也懂英语,有时候他自己也会接一些翻译的活。
从这篇稿子能够看出来,杨翊的英语水平不是一般的好。
而且……北岛觉得杨翊的翻译风格很特别,跟现在很多翻译的味道不太一样。
“比你都好么?”
徐晓有些诧异,她知道北岛的英语水平很好,甚至还写过一些英语诗歌。
杨翊的英语水平比北岛还好,是不是更能用英语写诗歌了?
北岛笑了笑,“我英语又不是很好,不过是矮子里面选将军罢了。”
他这话说的其实也没错,原本中国人的外语教育就不够普及,又经历了动荡年代,大家的英语水平更是一塌糊涂。
如今英语水平高的,依旧是十几年前就已经把英语学好的那些人。
徐晓只当北岛是谦虚,笑了笑,问道,“这稿子能过么?”
“应该问题不大,我一会儿把稿子送过去。”将稿子放下,北岛又问,“你问木羽,最近有没有新作了没?”
“今天没有。”徐晓撇撇嘴,“我也不能天天见面就问,杨老师也烦。”
“问,也是一种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