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事。”
“到时候,看老爷子的安排,就知道该不该信齐芳的话了。”
“嗯。”
莫三儿点头。
“走。”
齐泽深吸一口气,起身道:“我带你去见我爹。”
“趁着老爷子睡觉的功夫,找他探讨一下道法。”
“这……”
莫三儿皱了皱眉,道:“以后再探讨吧,现在老爷子身边离不开人。”
“没事。”
“我喊管家过来。”
“他比我更会伺候人。”
齐泽倒是雷厉风行,径直离开,头也不回地说道:“我跟你说,我爹几乎斩断了尘缘,一年都不回家一趟。”
“如果老爷子仙逝了,他这辈子估计都不会踏入齐府一步。”
“不抓住这次机会。”
“想要跟他探讨道法,只能去道观了。”
“现在道观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外人根本不让进入!”
莫三儿不再坚持。
他本就是在客套,心中也想见一见玄鹤道长,问出心中的疑惑。
片刻后。
一狭小静室中。
一案,一壶,一炉,一拂尘,一道长。
室内光线柔和,仅靠一扇糊着素纸的格窗透光。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木料、旧书卷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息,身处其中,让人不由得心;中宁静无波。“方寸之地,乾坤自现。’
莫三儿脑海中不由得浮现这么一句话,敬重之意油然而生。
“爹。”
齐泽却管不了那么多,一脚踏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气氛,道:“这就是我兄弟莫三儿,找你请教《清静经》。”
蒲团之上。
玄鹤道长盘膝而坐,须发皆白,面容清瘫。
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姿态松而不懈,仿佛与这静室融为一体。
听闻齐泽的声音,缓缓睁开双眼,眼神澄澈如古井深潭。
“道长!”
莫三儿主动开口:“这《清静经》,我读了些。”
上一世,他闲暇时间的确读过《清静经》,知晓里面的一些内容,所以此刻不算是说谎。
玄鹤道长目光平和地落在莫三儿身上,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上面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莫三儿语速平缓:“道理我懂,心静了,看什么都顺眼,做事也顺。可这“心’它不听使唤啊!”“它就像只野猴子!”
听到“野猴子’,肩头的齐宝挠了挠肚皮,支棱起了耳朵,来了兴趣。
“一会儿蹦到昨天那点破事上,一会儿又窜到明天还没影儿的麻烦上……”
莫三儿继续说道:“还有,这上面说“遣其欲而心自静’,我也想“遣’啊,可这“欲’是什么?吃顿好的?睡个好觉?”
齐泽点头认同。
他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清静’二字,并非你脑中那只“猴子’的对立面?”
玄鹤道长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像玉磬轻击,穿透了齐泽内心的嘈杂,让他为之一愣,不等莫三儿询问,自己率先开口问道:“不是对立面?那是什么?”
“是“家’。”
玄鹤道长目光平淡地移向自己的儿子,缓缓道:“是那猴子无论在外面如何嬉闹、受惊、疲累,最终都能安然归返的“家’。”
“你此刻,正拿着棍棒,想把那猴子打死在家门口,只因它吵闹。殊不知,它吵闹,正是因为它找不到归家的路,或是……你忘了给它开门。”
这个比喻让齐泽有些愕然。
莫三儿则是眉头微动,瞥了一眼齐泽的状态,问道:“怎么开门?”
玄鹤道长轻轻拿起案上的小茶壶,给莫三儿、齐泽和自己各斟了一点清水,动作行云流水。“你渴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