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的提问,让所有准备离开的学生都停下了脚步。
是啊,陈教授不是核能专家吗?
怎么搞起材料学的东西,也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大家齐刷刷地看向陈星,眼神里充满了比刚才听“天书”时更深的困惑。
陈星放下手里的鼠标,笑了笑。
“核能和材料学,本来就有很多领域是交叉的。”
他指了指自己的电脑屏幕,又指了指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仪器。
“你们想想,我们要搭建一个超高温的反应堆,用什么材料去承载几亿度的高温?”
“能量传输效率要最大化,是不是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材料来减少损耗?”
“甚至,你们未来要设计的任何东西,大到一艘星际战舰,小到一个螺丝钉,哪一样离得开材料学?”陈星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常识。
“很多学科,看似壁垒分明,但当你走到足够高的高度,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相通的。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化学的源头是物理,而工程学,就是把这一切变成现实的艺术。”
一番话,说得轻描淡写。
但在场的十个博士生,有一个算一个,脸色都变得铁青。
他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可知道,跟做到,那是两个维度的概念!!
他们这些人,光是把自己专业领域的那一亩三分地研究明白,就已经感觉头发都快掉光了。而眼前这个比他们还年轻的陈教授,却好像……好像什么都懂!
而且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懂”,是那种能直接写“教材”的、祖师爷级别的“懂”!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能大到这种地步吗?
看着众人那一副怀疑人生的表情,陈星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没再解释什么。
只是埋头继续整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
核能、材料、信息、控制……
他几乎是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与外骨骼装甲项目相关的知识体系,都分门别类地写了下来。写着写着,他突然停住了。
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在他眼前。
学生好像……不够用了。
实验室里这十个人,都是核能领域的顶尖苗子。
可现在项目铺开了,材料、控制、人工智能这些方面,单靠自己一个人输出理论,底下却没人能接得住,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总不能再去找刘老他们要人吧?
就算要来了,自己现在也没那么多精力,同时带这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
陈星揉了揉眉心,暂时将这个烦恼抛之脑后。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把眼前的难题解决了再说。
他将刚刚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关于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
以及几篇足以颠覆现有材料学界的论文,打包发给了刘云。
电话几乎是秒接。
“陈星!你……你这是干什么!”
刘云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陈星被他这反应搞得一愣:“刘老,怎么了?”
“你发给我的这些东西……我的天,你知不知道这玩意儿的价值?!”
刘云院士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就你这篇关于“金属氢常温固化应用’的论文,要是发出去,别说一个诺奖,三个都打不住!”“您可别开玩笑了刘老。”
陈星哭笑不得。
“这东西现在还只是理论,离实现还远着呢。”
“理论?这理论就已经把路铺到家门口了!”
刘云激动地说道。
“有了你这个思路,我们实验室之前好几个卡死的项目,一下子就全盘活了!”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