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心念一动,调出了那张B级的“民用外骨骼装甲”图纸。淡蓝色的虚拟图纸,瞬间在他面前展开。
复杂的结构图,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他眼中清晰地流淌。
在研发了那么多尖端武器之后,陈星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懂理论的小白了。
再加上系统灌输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海量知识。
如今的他,只需要一眼,便能洞悉一项技术最核心的关键与瓶颈。
“问题,果然还是出在这里。”
陈星的目光,精准地锁定在了图纸上关于动力系统的部分。
“传统的液压系统,虽然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能量转换效率太低,响应速度也太慢。”“而且受限于液压泵的功率和管道的承受能力,输出的力量极限,也就到正常人的一百倍左右了。”“这要是给工人搬砖,那绝对是绰绰有余。”
“可要是想上战场,当成单兵作战平台,那这点性能,确实还差得远。”
陈星的指尖在虚拟图纸上轻轻划过。
“想要提升性能,首先就要把液压系统,全部换成电磁驱动系统。”
“用高强度电磁体来模拟肌肉纤维,不仅响应速度能提升上百倍,力量输出的上限,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的脑海中,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正在飞速地构建。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电磁驱动是好,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两个最要命的问题。”
“第一,是外骨骼本身的材料强度。”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能源问题。”
强大的电磁驱动,必然会对骨架本身造成巨大的负荷。
如果还用现在这种普通的特种合金,恐怕不等把敌人捶扁,自己的骨架就先散架了。
而更强大的动力,也意味着更加恐怖的能耗。
传统的锂电池,根本无法支撑这种级别的能量消耗。
“能源问题,倒是不算太难。”
陈星摸了摸下巴。
“红星科技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这么成熟了,搞一个超小型的核反应堆,塞进外骨骼的背部装甲里,应该不难实现。”
“用“氘-氚’冷聚变作为能源核心,别说续航了,只要操作员撑得住,穿着它打上一年半载都不是问题。”
如果这话被龙国核能研究所的掌舵人刘长青听到,恐怕会当场惊掉下巴。
把核反应堆,做得跟书包一样大?
还要塞进单兵装备里?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在陈星这里,这似乎只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最基础的解决方案。
“能源解决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也是最麻烦的一个问题了。”
“钢材。”
陈星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想要承受住电磁驱动的恐怖力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弹能力,这就要求构成外骨骼的材料,必须具备超乎想象的强度和韧性。
这种级别的特种钢材,即便是在他的知识库里,也属于相当尖端的领域。
自己从零开始研发,倒也不是不行,但那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眼下,他可没这个功夫。
“特种钢材……特种钢材……”
陈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地运转着,搜寻着记忆中的信息。
忽然,一个名字,从他的脑海深处跳了出来。
刘云!
刘老!
他想起来了!
刘老不就是国内材料学领域的泰斗吗??
他记得,之前刘云解决了盾构机的问题后,研究方向,似乎就是某种新型的特种钢材!
“对!就是他了!”
陈星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与其自己从零开始,不如去找专业人士。
说干就干,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