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打断了淳于越的话,“《诗》《书》满篇“法先王’,是要六国士子怀念故国,复兴《周礼》光复大周不成?”、
“陛下虽然重视天幕,但是权柄岂能轻易授予外人?若轻易开了六国士子入仕的口子,法家根本必定受到侵蚀。”
“还请陛下诛了淳于越,此奸佞之臣想的只是一家之利,妄图以儒代法,以术乱国,其心可诛!”说罢,不顾铁铐沉重,李斯当即朝着御座上的赢政跪下。
“冤枉啊陛下……臣哪里敢这么想!?”
淳于越闻言一惊,吓得都快要跪下来了。
他确实是有“六艺’若是能成为科考之本,儒家子弟就能够抢占先机的想法,但是绝没有乱大秦之政的打算。
“父皇,六国士子,如今亦是大秦之民,大秦一统天下,不能只要关中,而弃六国故地。”赢辰抱拳行礼,对着祖龙郑重的说道,“这便是儿臣提及要太学,律学、格物院设立的关键,在这三院完成建设之前,大秦目前还是要以法家为主,自然要注重秦律。”
“儿臣以为可以实务为主,““通法科’首试三道:一为《田律》纠纷判例,二为赈灾粮调拨公文,三为郡县舆情处置。”
御座上,祖龙深以为然的点头。
“冯卿,你执掌吏治多年,这“通法科’一策,是否可行?”
赢政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自己陷入了纠结当中。
变革大秦官制的事情本就非同一般,要做到如同天幕上“昭武革新’的变化,那就得以大魄力来进行。“老臣斗胆直言,此法比起单纯的焚书要强,至少给六国士子一次和关中老秦人竞争的机会。”冯去疾脸色郑重的道。
“臣以为可行。”
王绾沉思片刻,也出声赞同。
“父皇,若有疑虑,可先以一郡县为试点,分级考试,由地方举荐贤良。”
赢辰看出赢政顾虑,随即补充:
“天幕之策,也并非一蹴而就,儿臣请以颍川郡为试点,命郡守举荐士子五十,考《秦律》与农政实务,取优者十人授亭长、啬夫之职。”
“若三年内无乱政,再扩至三川、南阳。”
御座上,赢政闻言眼前一亮,显然颇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