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75章 私权变公权,朱高燨的安排

第75章 私权变公权,朱高燨的安排(1 / 3)

“四叔这是何意啊?”朱瞻基生怕朱高烜此举目的是他,急忙问道:“方才四叔你不是才说委员会日后要发展会员么?”

“若是不能向外人提起,那这会员又要如何发展?这不是两相矛盾么?”

而朱高烜没有回话,朱棣却抚须道:“此举应是为了保证委员会行动效率!”

“因这委员会要革新与发展,定然就要制定相应策略,触动外人利益,若是叫人知晓,行动便会颇有不便!”

他分析了几句,就看向了朱高曦道:“老四你说说,是也不是?”

“正是如此!父皇果然如天之明!”朱高烜点了点头道:“自古以来,变法虽有成功之人,但失败者却是比比皆是,数之不尽。”

“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则触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导致反抗者群起而攻;”

“二则,未能统一战线,改革才有成效,内部便被分化,以至互相争斗,功败垂成!”

“而眼下委员会要改之制,均会动摇大量人的利益,比如改革皇族,便要触动藩王之利。”“彼等数量繁多,兼之手握重权,便连削藩也需小心翼翼,更勿论想要从根本改革!”

“此外,要改革经济,也要触动地主士绅之利,彼等数之不尽,朝廷百官九成出于此类。”“若是叫这些人知道委员会存在,甚至知道委员会的政策,那定会联合一处。”

“比如三杨!”他看向了朱瞻基道:“三杨虽是朝廷重臣,可彼等却也有各自利益牵扯!”“我等若是动民动商,彼等自然不会反对,但若是改革科举,创立新学,那彼等恐怕会最先出列反驳。”

“这不关于人的品性,只关于人的属性,彼等依附儒学方有今日,儒学便是彼等根基,维护儒学,才符合彼等利益。”

“纵使他们高风亮节,不愿掺和,但他们背后还有千千万万读书人,即便他们个人不想掺和,这背后的利益相关群体也会将彼等推出来反抗。”

“如此一来,若是他们知道了委员会,那恐怕你四叔,你二叔,包括你和你爹,都会变成国之妄臣!”“等到压力下来,委员会要么无疾而终,改革中道而毁;要么父皇力保,大开杀戒,稳定大局。”“无论哪种,委员会的所有成员日后都会被千夫所指,在读书人口中留下千古骂名!”

“故而委员会保密,不是为了限制任何成员,反倒是为了保护咱们这一家老小!”

“至于吸纳会员的方式,应该采取举荐制,经过会长和五位委员任意一人提议通过之后,才能加入其中。”

“这样,就能秘密壮大委员会的势力,等到足够对抗这些势力之后,才能正式公开!”

“不知我这么说,诸位可能理解?”他说罢,又看向了众人道:“还有疑问,可以继续追问。”而他这一说完,众人自然便没了意见,连朱棣对他的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因为在众人之中,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群臣对皇权的掣肘有多大!

看起来当皇帝是一言堂,说什么就是什么!可实际上皇权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自由。

就如朱高媾所说的,他确实可以一言定下国策,甚至一言定下无数人的生死,可他做出的一切决定,都是要人来施行的。

一旦出现大量反对者,那政策往往会直接无疾而终,甚至会变成下臣官吏剥削百姓的办法。当然,他可以为此大开杀戒,就像他爹朱元璋一样,以连坐的罪名,从上到下杀上一遍。

但这样做并没有任何效果!他爹来来回回不断杀官,结果吏治依旧一塌糊涂,没有多少改善。相反,因为杀了太多基层官吏,导致他爹执政的后期大明基层官吏大量空缺,直到这两年才缓解。所以朱棣很清楚,权力的游戏,从来都不是靠暴力解决,在暴力的同时,必须考虑各方利益,不断拉扯“老四此议可谓老成持重之言,委员会之事确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朱棣发表了自己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