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还有腹中那若有似无、却越来越清晰、如同遥远鼓点般的生命脉动……在这片艾草、洋甘菊与陈皮共同编织的暖香里,交织成一首独属于他们仨的、静水流深却又充满隐秘生机的夜曲。
键盘的敲击声不知何时停了下来,留下一个短暂的、充满思考意味的静默。阿星没有立刻继续,他向后靠了靠,结实却略显单薄的背脊抵着冰冷粗糙的石壁,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他的目光从屏幕上那未完成的段落移开,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牵引,落向了角落里的阿汐。昏黄的光晕如同最温柔的滤镜,勾勒着她柔和的侧脸线条,那专注的神情,那抚在书页上、带着薄茧却异常温柔、充满母性光辉的手指。一种巨大的、饱含着暖意与归属感的平静,如同涨潮的海水,无声却有力地将他的身心彻底包裹。他喉咙轻轻滚动了一下,那熟悉的滞涩感似乎也被这室内的暖意、这安宁的画面所熨帖,变得柔和了许多,不再像砂纸摩擦般刺痛。
“阿汐。”他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带着砂砾摩擦质感的嘶哑,但在暖香与静谧的夜里,却奇异地透出一种温和的磁性,像被海水打磨过的礁石。
“嗯?”阿汐闻声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眸从书页上移开,带着一丝被打断的茫然,随即化为清澈的询问望向他。那双眼眸在灯光下,像两泓映着星火的暖泉,倒映着煤油灯的微光和他专注的轮廓。
阿星的目光先是温柔地扫过她隆起的腹部——那里是他新生的希望与责任,然后才落回她脸上。嘴角牵起一个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仿佛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流淌出来,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等……新家……好了……”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最合适的词语,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黑暗,仿佛穿透了石壁,看到了那栋骨架峥嵘、披着红布的新屋,“我们……养只猫……好不好?”&bp;这个提议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带着试探,也带着分享喜悦的渴望。
“猫?”阿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两颗被骤然擦亮的琥珀珠子,充满了纯粹的新奇、惊喜和跃跃欲试的光芒。她下意识地放下书,一只手温柔地、充满保护欲地覆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仿佛在征询那个小生命的意见,又像是本能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他/她。随即,她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清脆得像海风拂过风铃,带着毫不掩饰的雀跃:“好啊!要养!我喜欢猫!”&bp;但紧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秀气的眉头又微微蹙起,她歪着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和一点点属于准妈妈的、略带狡黠的小坚持,补充道:“不过……不能只养一只!阿星哥,要养两只!”&bp;她的语气斩钉截铁,“一只太孤单了,没人陪它玩,它会不开心的。两只作伴,互相舔毛,一起晒太阳,追着尾巴跑,家里才热闹!才像个家!”&bp;她描绘着想象中的画面,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已经看到了两只毛茸茸的小家伙在未来的新家里追逐嬉戏。
阿星微微一怔,看着阿汐眼中那孩子般纯净无暇又带着母性光辉的坚持,随即了然于心。她怕孤单,更怕任何生命——无论是未来的孩子还是即将到来的小生灵——会像他笔下那只在孤塔里挣扎的灵魂一样,承受无边的寂寞。两只,双倍的陪伴,双倍的温暖,双倍的生机。这不仅仅是对猫的考虑,更是她对“家”这个概念的具象化要求——充盈、热闹、充满相互依偎的暖意。他嘴角的笑意加深,深潭般的眼底漾开清晰的暖流,喉咙里发出一个短促而沙哑、却无比笃定的音节:“……好。两只。”
暖香在塔内无声流淌,窗外海浪依旧不知疲倦地吟唱着。这个关于新生命(们)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漾开了新的、充满期待的涟漪,让这灯塔的夜晚,更添了一份具体而微的、触手可及的未来图景。
第二天,阳光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