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兔离虎(1 / 5)

第41章调兔离虎

张三是今年才加入反叛军的新人,遵循父亲的遗志,决心心追随邑王旧部谢沙。

反叛军里的大哥们基本都是邑王府旧人,像他这样后来加入的年轻人,有的如他一样父亲曾追随邑王,有的单纯听了关于邑王在民间的故事心潮澎湃,决定以一腔热血慰藉邑王英魂。

张三还略有不同,他对邑王并不热衷,是父亲临死之前拉着他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连你不去我就做鬼来找你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他做儿子的能不遂了这最后的遗愿吗?

不过他心里盘算着在反叛军里混个两三年就偷偷溜走,老婆孩子热炕头,回家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去,毕竞当反叛军的日子实在无聊。反叛军,听着挺牛逼,实际上没什么仗好打,除了潜伏在上京城周围观察报信,就是去各地的火药作坊监工。没军饷没粮食了就组织组织去烧杀抢掠一下,但官府的兵一来他们就跑,在张三眼里和土匪区别不大。不过这话新人从不敢对邑王府旧人老大哥们讲,在首领谢沙面前更是屁都不敢放一个,他们那群真的跟着邑王出生入死过的人身上都带着一种气质,一种非常沉重的戾气。他们将现在的困苦当作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早晚有一天势必要加倍奉还。

谢沙更甚。

张三隐约能理解,听说邑王在世时,这群人跟着邑王南征北战平定边境,好不容易班师回朝却被皇帝疑心邑王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邑王又不是个任人担捏的柿子,既然皇帝已经怀疑他意图谋逆,左右都是一死,不如坐实了这罪名,也不算冤枉。

于是振臂一呼,万千将士追随,邑王的军队所到之处纷纷倒戈,京中皇帝一看邑王已成大势,竟不惜割地同外敌联手,前有官兵后有蛮夷,邑王夹在中间腹背受敌。他守了一辈子的边境,被皇帝拱手让给敌国,就为了弄死他一人。邑王就地遣散了残兵,赶走了亲信部下,自己孤身一人入上京城投降,次日头颅就被挂在了上京城城门之上。

此中的血泪虽令人动容,对张三来说到底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且当今皇帝虽然窝窝囊囊地把地让出去了,这几年派新的将领出征也一点点收复回来,边境虽不比邑王驻守时安定,可百姓日子过得还凑合,远不至于到揭竿起义的地步。

而且,你就算要起义,好歹也得有个正经名头吧?邑王有皇室血统,谢沙又没有。他估计也知道,所以一直不为谋反,纯为报复。但这几年他好像在和其他旧部密谋一件大事,火药也是前年开始再准备起来的,前前后后已经攒了有一年的存量,看样他真打算要出手了。张三也打算这几天溜走,那么多的火药,他可不想被殃及池鱼。没想到谢沙在这个紧要关头上转头南下,带着大批旧部精锐连夜辗转到了清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府县,转来转去又去找什么.…山鸡村?这名字也太土了点,他想打听打听此行目的,但旧部老人从不和他们这些新人多透露半个字,只一句话,“不该你知道的别乱打听,跟着就行。”得,又是老一套流程,张三见多了,每次要去抢劫哪个大户做缺德事了就想起他们这些新兵蛋子来,打起来先让他们冲前面当人肉盾,估计这次也一样。但为什么邑王旧部的所有精锐这次都一举出动了?要知道这些人谢沙从来不会轻易动用,他们都是用刀用剑的高手,当年实打实为邑王开疆扩土的勇士。难不成这次要抢的人家有储备私兵?不应该啊,有私兵的人家怎么可能住在个叫山鸡村的地儿?

难道说,是个武林高手?

张三不禁握紧了腰间佩刀的刀柄,跟在反叛军最后面夹着屁股进了村。老大这次没下令屠村,只随手抓了个村民问,这村子里有没有一个叫李桥的女人。谢沙人高马大,壮得和座小山似的,常年杀人见血令他的五官都沾染了骇人的凶煞之气。张三见了他都不敢抬头,更何况一个普通村老头子,立马吓得跪在地上指了路。

最新小说: 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刚进入六扇门,罪犯系统什么鬼? 柔弱乖巧的沈夫人,马甲多力气大 一觉醒来,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神话副本:开局我为道祖牵青牛 穿到大秦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玄门庶女会算卦,王爷夜夜来爬墙 重生:那个人好骚啊 逼替嫁?京圈太子宠爆!全家悔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