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特朗普”发威了。
搞了一个“毛衣战”。
感觉老头子很会织毛衣,针针见血,趁着国内“房地产”病,要你命。
2018年6月15日,大漂亮政府宣布对约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机电、化工等内核领域。
作为反制,国内于次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包括动力煤、炼焦煤等全品类煤炭。。”新阶段。
中美煤炭交易归零。
煤炭贸易“新格局”。
“一路一带”,煤炭结构也在沿线重构。
俄罗斯对华煤炭出口量从2017年的3400万吨增至2018年的4400万吨,蒙古通过铁路运输的焦煤进口量增长18。
与此同时,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国内煤电扩张,开始从中国进口劣质煤用于掺烧,形成“北煤南运+局域内循环”的新贸易链。
设备“卡脖子”问题,逐渐解决。
华为“芯片”算是一个大的方面,半导体卡你。
电力也没落下。
6月,特朗普政府暂停向国内核电厂出口液压油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等关键技术,西屋电气、艾默生等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
核电是重灾区。
煤电是波及产业。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部件受到影响。
国内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中,约30的高温合金渠道、汽轮机叶片依赖进口。
漂亮国对特种钢材的出口限制,迫使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企业加速国产化研发。
煤电机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长期被西门子、abb等欧美企业拢断。
国内政策调整。
将dcs国产化纳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重点任务。
和利时、浙大中控等企业的dcs系统在新建机组中的市场份额上升。
燃煤电厂“去产能”从单纯的减法,变成了“加减法”。
面对外部冲击,采取“保供应、调结构、促转型”的组合拳,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强化煤电的基础性地位。
“压舱石”的概念初步形成。
“上大压小”不动摇。
煤电“长协价”。
为应对国际煤价波动,将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比例从75提高至80,并首次引入“基准价+浮动价”机制。
基调变了。
从“高碳主力”到“灵活调峰”。
煤电从“基荷电源”向“系统枢钮”的角色转变。
国家搞了煤电灵活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完成2亿千瓦机组改造,使煤电机组最小出力从60降至30。
主要从技术上突破。
跟新能源协同发展。
治理同步。
技术上,碳捕集与封存(s),标准上,收紧。
公司内部的中层干部也在调整,宋经理身体不适,主动申请退居二线。
这样商务计划部经理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大boss让推荐人选。
原来的法务小冯,工程部副经理邓帆都是合适的人员。
“人走茶凉”。
宋经理把最后一份年度计划任务书递交,他的关节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