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朕还是先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朕觉得,这次就不应该答应李自成的投降!因为你们也都知道,这应该又是李自成的一个阴谋!”
“之前李自成每次投降的时候,总会再次反叛,就像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次应该也是如此。”
“所以这次也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直接拒绝李自成的投降,然后让孙传庭继续防守陕西,河南周边的兵马也继续坚守。”
“等到明年开春之时,调遣大军直接灭杀李自成,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眼看着崇祯一上来就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而且还那么偏激,在场的大臣们瞬间面面相觑,彼此交换着眼神。
他们当然知道为什么崇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无非就是觉得李自成反反复复投降又反叛,毫无诚意而已。
但是话说回来,这件事情肯定不能这么处理的。
毕竟李自成可是真的送了一万百姓到潼关,并且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肯定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投降朝廷。
要是直接拒绝的话,那岂不是断了这些百姓的生路?
而且也会让那些本来想要投降朝廷的百姓坚定的站在李自成那边。
从这点来说,崇祯实在是有点考虑不周。
当然,这话没人敢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触怒崇祯。
但是眼下这个时候总还是要有人劝崇祯的,既然其他人不敢说,那么只能由薛国观这个内阁首辅来说了。
于是乎,薛国观先是深吸一口气,然后鼓起勇气开口道:
“陛下,请恕臣直言,臣觉得这次朝廷还是不能拒绝李自成的投降!因为李自成在投降之时,主动后撤了十里,停止了攻打潼关,除此之外,他还送了一万百姓到潼关来。”
“虽然这些百姓都是老弱病残,但他们还是大明的百姓!”
“如今这些百姓愿意归顺朝廷,朝廷怎么能拒绝呢?”
“除此之外,孙大人还说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会在潼关外设立粥棚,吸引那些吃不起饭的农民军前来投降朝廷。”
“这些事情究竟会引来多少农民军投降朝廷暂且不说,但这总归是给了那些不愿意跟着李自成造反、想归顺朝廷的百姓一条活路!”
“他们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朝廷若能接纳他们,那将是他们的大幸,也能彰显陛下的仁德之心。”
“可要是朝廷直接拒绝李自成的投降,那么岂不是说等于断了这些百姓的活路?”
“到时候只怕那些想要投降朝廷的百姓也不敢投降了,只能跟着李自成一条道走到黑,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此!还望陛下三思啊!”
崇祯听完这些话,瞬间就愣住了。
对啊!
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自己要是真的拒绝了李自成的投降,那岂不是说也等于拒绝了那些被迫跟随李自成造反的百姓投降朝廷?
而且被拒绝之后,李自成多半会再次攻打潼关或者其他地方。
如此一来,只会有更多的百姓死去,朝廷也必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阻止李自成。
一时之间,崇祯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眼神中闪过一丝懊悔,他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冲动了,没有考虑到全局。
紧接着,崇祯苦笑一声,然后缓缓说道:
“朕刚才有些生气,一时间说错了话,诸位爱卿不要在意。”
在场的几位大臣听到这话,赶忙再次拱手,然后安慰起了崇祯。
“此事不怪陛下,只怪那闯贼反反复复投降又反叛,才让陛下如此生气!”
“陛下无错,这一切都是那闯贼之错!陛下切莫为此事责怪自己。”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崇祯总算是找回了一些面子。
就在这时,王承恩赶忙将之前李邦华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