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食明 > 第 1 章

第 1 章(2 / 3)

下一扫嘉靖年间的颓态高速运转起来。

可惜这场改革最后没能逃过人死政息的厄运。

在张居正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大明首辅的风评都不算好。

毕竟皇帝带头要扣他罪名,那当然是什么恶劣事迹都往他身上安。

直至明末风雨飘摇,张居正才终于得以恢复名誉。到了清末,梁启超更是对他这位改革家大力赞誉,直夸他为“有明一代惟一的大政治家”。

这约莫就是所谓的“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臣”。

既然扣罪名的事是张居正死后才发生的,顾闲觉得自己走这一趟很有必要。

现在张居正才四十多岁,距离他病故还早得很,他可以悉心投喂这位便宜姐夫,争取让张居正多活个十几二十年,为大明改革事业奉献终身!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顾闲抓住四月天的尾巴来到了京师朝阳门外。

他背上背着一口锅,左手提着父母准备的特产,右手提着自己买的肥美漕运鸭,好奇地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左顾右盼。

顾闲在富庶的江南长大,倒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不过看着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街景心里还是感慨万千。

不必旁人指路,他都知道往前走一段路是东四牌楼,是个竖着四个大牌楼的十字路口。

南牌楼上写着“明照坊”三个大字,顾闲这次的目的地就是那儿。

今年张居正在老师徐阶的推举下顺利入阁,终于有资格在门上挂个“府”字了,自是趁机置换了一处稍微大点的宅院。

早在置办好新宅时,张居正就给二老去了封信,告知他们新的住址,表示以后写信可以改送到这里。

不得不说,这样的张居正比清末以及民国学者们吹嘘的完美改革者要鲜活许多,至少顾闲读到这封信时就有点感动。

发妻都去世十几年了,还能在更换住宅时第一时间告知岳父岳母,实在是个念旧情的人。

顾闲手里有张府地址,一点都不急着登门找人。他挥别了送他来京师的同乡,在路边好奇地看人家做白水杂碎。

这是很普通的一道平民小吃,顾名思义就是把猪肠、猪肺、猪肝、猪心等等一锅炖了。

这些猪下水得经过特殊处理才好吃,像这个店家就用草木灰烧出来的碱水认真搓洗着猪肠,老练的手法引得顾闲津津有味看了半天。

他还很自来熟地跟人家唠嗑起来:“您不怕别人把你的手艺学了去吗?”

那摊主笑呵呵地说:“怕什么,别人就算学了去,也没我做的这么干净好吃。”

别的不说,光是这个灰水就是第一道门槛,别人做的都没他做的好用!

顾闲一听摊主这么自信,兴趣更浓了。他麻溜说道:“那我可得尝尝了。”

摊主笑着努努嘴,示意他看向灶上那冒着热气的大锅:“喏,那里有一锅快炖好的,你再等一会就能吃上了。”

顾闲放下手里的东西拉了张板凳坐下,边和摊主闲聊边等着白水杂碎出锅。

京师的天气不知怎么回事,快五月了还冷得很,尤其是临近傍晚,顾闲一个南直隶人觉得此时此刻很需要吃点热乎乎的东西暖和暖和。

等第一口白水杂碎下肚,顾闲就知道摊主确实很有自信的资本。

杂碎吃的就是个“杂”字,每种内脏都有不同的口感,每一口都有不一样的滋味——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杂”得好吃。

眼前这碗白水杂碎就非常美味!

顾闲飞快吃完一整碗白水杂碎,热情地夸赞起摊主的手艺来,同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喜爱。

就这么成功收获了自己在京师的第一位朋友。

眼看太阳都快下山了,顾闲才想起自己还得去投奔便宜姐夫,赶忙收拾收拾直奔张府。他紧赶慢赶,正好赶在张居正回府前抵达人家大门口。

顾闲刚放下东

最新小说: 原来你也会难过 医武江湖 独占超甜娇青梅 霸总女A,小白花男O 阿娘系窝呀,崽崽捡到仙尊爹爹啦 一人:融合【罗】,全性无证黑医 投我悬黎珠 招惹幸村后,Ta超爱 召诸神,踏万界,天命帝女逆乾坤 阴郁男鬼觊觎我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