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
同理,流媒体平台对于电影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
说个激进的观点,除了特效大片那种需要在电影院里享受高档放映系统和音响系统的作品,其他的电影,在电影院里观看的体验,就是不如流媒体。
在流媒体上观看电影,它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暂停、快进、倒退,可以调节音量,可以开启弹幕和网友实时交流对电影的看法。
而这些,都是在电影院里傻傻地坐上一个半小时所无法体验的。
更何况这还只是观众们的体验问题,没算是影视制作方的发行和宣传问题。
传统电影要想全球发行上映,全球宣传,那开支可就贵了,基本上发行宣传的费用,约等于电影的制作成本,甚至有的宣传成本还要超过制片成本。
除此之外,和各个地方的电影院线沟通,协调电影的全球上映时间,同样是件极为麻烦的问题。
那些传统的院线以及发行公司,大多都是各个国家的地头蛇势力,象是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为了维持自家的全球发行体系,每年都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人力和资金。
可依托于互联网的流媒体平台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网络发行在绕开了院线等传统势力的同时,也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全球发行人员,对整个公司体系都进行了精简。
或许在过去,拥有全球发行能力是好莱坞六大那种级别的电影公司牌面,但随着经济下行,转向流媒体无疑才是顺风而行的最佳选择。
这一点上,无论是奈飞还是抖音,实际上就是最好的例子。
甚至于就连好莱坞六大,也都在将资源和业务重心向着流媒体倾斜,这才是全球影视文化的的新方向。
至于去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未来或许会和歌剧、演唱会、戏剧一样,成为某些上流人士展现自身格调的新选择。
且不说星河集团在全球发行业务上的方向正偷偷调整,《釜山行2》在亚太地区的电影院里,依旧是每天热映着,赚取了不少票房。
与此同时,单部电影,甚至是某些电影的火热,依旧是抵挡不了影视寒冬的悄然扩散。
行业内的从业者们,只是感觉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了,戏越来越难接了。
一些演员甚至还以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在某些颁奖典礼等公众场合,大声喊话导演,表示自己便宜又好用,希望能多给他们些机会。
可这种行为究竟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答案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资本是该用便宜的新人就用便宜的新人,可以用流量明星就用流量明星。
至于那些便宜又好用的演技派,还是继续当个配角来给他们的人抬咖,而这都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唯一好一点的是,现如今华夏还有星河集团这样的全球顶尖的文化企业存在。
无论怎么说,这些年星河集团都给整个行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也为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出了大力,让影视文化行业大量的台前幕后不仅能生存下来,并且还活得很好。
所以现如今,还有很多演员幕后也想着进入星河集团。
这就好象经济下行周期,大家都想着考公一样,添加星河集团,也就成了这行台前幕后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象是星河集团这样能在寒冬中依旧稳住的企业,终究只是少数。
按照今年五月底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影上市公司利润规模排行榜(一季度)》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17家上市电影公司中,仅有包括星河影业在内的7家公司正向盈利。
而包括唐德影视、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金逸影视、中国电影、万达电影等在内的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