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417.我不喜欢这个群体(二合一章节)

417.我不喜欢这个群体(二合一章节)(4 / 5)

明哲。

“老师。”年轻官员上前行礼。

周明哲微笑:“乔山来了,见过魏道长和莫道长了么?”

名叫聂松的年轻官员恭敬答道:“还不曾过去,去之前,先来聆听老师教诲。”

周明哲微笑:“那就一起过去吧。”

他步出门外,聂松恭敬跟在身后。

看着这個年岁真正还很年轻的学生,周明哲一时间有些感慨。

最近这次科举,他是主考。

按照大明皇朝的传统规矩以及理学纲常科仪,金榜题名的学子,都算是他周明哲的学生。

这番大考,是理学修士一生中,少有不必熬年限的经历,会出现少年得意登科者。

不过入朝为官后,便大都要按规矩来了。

就周明哲掌握的情况,这个聂松,来自天理。

其父聂忠节为大明皇朝清理小明廷一脉立下功劳,在大明有了立足之地。

聂忠节本人没再走科举路线,而是安心培养族中子弟。

其续弦所生嫡子聂松,正是其中佼佼者。

此番也不负众望,会试第一之后被明皇再点为今科状元,一鸣惊人。

更引人瞩目者,其座师正是如今大明首辅周明哲。

一条康庄坦途,已然在聂松面前展开。

周明哲确实对这个新学生很欣赏。

一方面因为对方颇为优秀。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看着聂松,让他恍惚间想起昔日刚刚登科时的席之昌。

得意弟子席之昌意外身死于蓬莱,令周明哲颇为惋惜。

如今新法变革,初见成效。

遥想当初,周明哲还未登上首辅之位前,便曾经同席之昌谈起过相关事,师生二人一同参详。

可惜事情未成,席之昌便先意外遇险,亡于蓬莱。

如果能早些时候研究出这法门科仪,席之昌凭此便正好能避过一劫。

周明哲回忆起来,心下不禁微微怅然。

聂忠节同席之昌来往颇多,如今其子聂松也是可造之材,入周明哲门下,令他稍感安慰。

“莫道长,魏道长。”

到了地方,周明哲同蜀山派长老莫青石与真武观长老魏静一见礼。

“这段时间,辛苦二位了。”周明哲言道。

莫青石、魏静一皆道不敢。

周明哲看向魏静一:“好在当下科仪,这几日便可完成,不至于耽误魏道长接掌真武观的大典。”

魏静一:“贫道才疏学浅,唯有尽心为之,方不负圣上和元辅的恩典。”

周明哲:“道长言重了。”

他转而再看向莫青石:“蜀山近来不知情况如何?逆贼韩青陶之事,断不可重演啊,烦请莫道长晚些时候回山看看。”

莫青石:“是,元辅。”

…………………

雷俊身在蓬莱,玉清周天法镜光辉转动,扫视大明。

总体而言,范围有极限。

但广阔山河间,雷俊可以看到,类似先前段澄那支明军的情况,渐渐开始增多。

考虑其他各方面影响,周明哲或者说大明朝廷推行革新之法,整体不算快,始终循序渐进。

看的次数多了,雷俊了解的相关细节也越来越多。

总体而言,这算是依托大明理学纲常,建立起一个极为巨大的法仪。

受法仪所限,得到提升的武道修士,被理学纲常影响也更加严重。

他们不仅难以对传令授法给自己的理学修士反戈一击,甚至也难以对其他理学修士造成有效伤害。

一如君臣、父子、师生等纲常奠定后,上位整体对下位都在大系统框架下形成强力压制,而不局限于单纯个人。

而理学修士想要收回自己加持给武道修士的文墨才华,也非常简单。

世事无绝对,只是想要动摇这一点,需要首先动摇整个大

最新小说: 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 徒弟们:求别卷了,为师境界快炸了! 人生巅峰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穿越者不死于遗忘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哨向:从万人嫌苟成万人迷 大宋财经周刊 娘娘她十分嚣张(宫斗)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