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编辑部。
李有思的稿子在小说组争了一天。
最后还是王蒙来分配稿子的,毕竞是总政直接递过来的稿子,人家又没有要求给那位编辑,加上是一流作家的稿子,自然谁都想要得到。
最后在两个人之间角逐。
崔道义站起来,一拍稿子,扯过来!!
他说道:“我是小说组组长,稿子应该让我来修改。”
第一次《我的团长我的团》发表的时候,崔道义并没有接手。那时候他就是小说组组长了,王蒙托他改稿子,他有事情拒绝了。
那时候的刘心武就无所谓,拿走改了。
当然这次不一样,李有思是畅销作家了。
而且李有思的稿子终于是风水轮流转,又转到了他们《人民文学》杂志社,《鬼子来了》质量上佳,所以大家都有心思要拿走。
“上次李有思的稿子是我改的,这次应该也是我。”刘心武不甘示弱,一把压住稿子,两人分庭抗礼!“哎!等等,老刘,你过几天不是要去作协开会?你凑什么热闹?”
刘心武不满意了:“我有事情,你就没有事情啊?作为编辑代表,我记得奖项评选,也有你的事情吧?北平四大名编,《当代》章钟谔、《十月》张守仁、《人民文学》崔道义、《收获》朱伟……虽然名额有变,例如朱伟、张守仁也有说是龙世辉、章德灵的。
但是崔道义倒是一直作为《人民文学》的代表,一直都是承认的四大名编之一。
这种有名的编辑,上头评选自然是他的事情。
“……两人争什么呀!”
周明说了句:“要是抢不明白,给我算了以……”
“呸呸呸,你凑什么热闹。”
“对呀,你来干什么。”
经过一阵讨论,王蒙处于中庸平衡的原则,最后说道:“还是把稿子给老崔吧,人家都这把数岁了,心武你担待点……”
“哎,还是主编明鉴!”崔道义接受了《鬼子来了》。
回到座位上面就开始改起来。看《鬼子来了》这篇小说的时候和王传洪看的一样,里面有很多黑色幽默和象征意味的东西。
崔道义看稿子就喜欢看这种,让他解析起来有一种特别入迷的感觉。
而且李有思一直以来都是塑造形象的高手,这一点在文坛也是大家都深知的事情,这一次又是突破了自己以往的带着一点模板化的角色。这一小说的人物是极其的讽刺的。
特别是这个“愚民”形象的马大三。
以往他都是得过且过,但是当日本兵以“联欢”为名屠村后,马大三的懦弱瞬间崩塌,他提着菜刀冲进日军营地疯狂砍杀,最终被国民d军队以“通敌”罪名当众斩首。
这个角色的悲剧在于:他从未主动选择战争,却被战争彻底吞噬;他的善良被视为愚蠢,他的反抗被定义为“越界”,成为乱世中底层个体命运的缩影。
《鬼子来了》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选择了国民d为背景,这样是有好处的,毕竟国民d确实腐败严重,能写的故事更加多样,而且写这些东西才不容易审核”
“写得是战争,但是确实十分现实主义的东西,和《追风筝的人》一样……较之更加深刻了,《追风筝的人》显然是有一些商业化的用途的!”
“而且并不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他解构的是战争,而不是模板化的鬼子和士兵……人才!!”
崔道义在这里喃喃自语。
刘心武看到了,拍拍老头子肩膀:“都看一天了,待会下班了,你还在改稿子?”
“哦!我才看完两遍呢!理解不够深。”
“看两遍,理解不够深?你胡说什么呢?”
“改稿子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要把它研究透,不说成为文学批评家,但是至少也有看得懂写得啥内涵吧?这小说写得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