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远远超出预期。
原本预计,焦国的这一波天灾,宁城方面大概可接收百万流民。可截止目前,实际接收的流民已经超过一百七十万。
在难民潮还未改善的情况下,突破两百万大关是迟早的事。
对宁城而言。
这无异于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有了这一批人口的涌入,便是来年开春一举攻掠烬州全境之地,短时间内,也不用再担心人口不足的问题。
属实是帮了宁城一个大忙。
面对这一场泼天富贵,宁城需要付出的,便是从通宁钱庄借出更多的银子,以便采购更多的粮食,用于安置更多的流民。
说来也是讽刺。
都这个时候了,焦国粮商却仍是对宁城卖粮的主力之一。
由此可见。
焦国内部到底腐朽到何等程度。
面对这样一个焦国,夏衍坑杀起来,自也是更加的心安理得。
他这是在救焦国百姓于水火。
除了延川郡,其余各郡表现也都颇有亮眼之处。
比如三原郡大力发展畜牧业,长水郡发展水产养殖业,丰阳郡加强了跟罗川郡等地的贸易往来,等等。能取得如此成绩,首先当然还是要归功于封君府的高屋建瓴。
既有夏衍的决策果断,频频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政,比如设立通宁钱庄,组建宁远建工,规范商业秩序,以及跟焦国开通互市等等。
又有以林远湖为首的封君府文臣得力能干,能够在夏衍提出想法之后,快速结合实际,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并且执行到位。
正是有了封君府的上层引领,各郡衙门才能顺利开展大规划。
并且一一实施落地。
加上各郡官吏,上至太守县令,下至普通吏员,皆以寒门士子为主,虽然大都经验不足,胜在都有真才实学,而且做事踏实。
不像世家子弟那般喜好浮夸。
比如封君府年前拟定的大理寺下沉计划,就已经初步收到成效。
既减轻了封君府大理寺的负担,又对各郡县衙门形成有效制约,还加速了对各地郡县案件的审理进度,收获了一波民心。
如此上下一心,短短一年时间,宁城根基便是再上一个新台阶。
面貌焕然一新。
可宁城的发展脚步却从未停止。
虽然进入冬歇期,因着采取招工制,却是各项工程建设的黄金时间段,爆发出的工程效率,远超天工司预期。
可见筹建宁远建工的路子,是完全走对了。
唯一隐患,可能就是各郡县衙门在通宁钱庄,或多或少都背负了不少负债,用于支付各项工程的建设费用。
仔细深究的话,又投资未来发展潜力的嫌隙。
但世间本无万全法。
站在宁城立场,既然走的是激进式扩张路线,寄希望于以战养战,那么在内政上自也要跟着激进。一旦趋于保守,便会拖了大战略的后腿。
至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隐患,也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立国之后,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解决。一旦立国,彻底站稳脚跟,有的是时间消除内政隐患。
当然在这之前。
首先要确保,宁城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铁血大军。
两个月过去,羽林卫、赤焰军以及玄甲军,已经完成初步完成磨合,开始适应新的作战编制,重新凝聚起超凡战斗力。
新兵已全数编入赤焰军以及玄甲军,并且进步神速。
用赤焰军统领岳宁,以及玄甲军统领卫启的话说,两千余新兵已经初步生成战斗力,完全可以投入明年开春的开拓战争。
保准不会掉链子。
为了争夺明年开拓战争的主攻权,赤焰军跟玄甲军甚至还在悄悄打擂台,每日里练兵备战不缀。时不时还将部队拉到野外集训,进行战术演练。
夏衍自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