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续再向度支司讨要资金就会容易许多,也更加的师出有名。唯有度支司郎中萧离眉头微皱。
得。
又要大出血了。
“此外,无论县学,还是郡学,都可文武兼备。”
夏衍的想法还不止于此,“既是官办学堂,不仅要教授读书写字,还要传授修行之法。文武兼修,方能培养出栋梁之才。”
这并非夏衍自大。
无论县学,还是郡学,说到底,都还只是基础教育,还没到说,让学员选择儒家亦或是兵家修炼之法的时候。
更何况,儒生亦要学习修行之法,武将也需得读书识字。
两者并不矛盾。
唯有从郡学结业之后,才需做出选择,是继续前往重阳武院,还是考入邀月书院深造,以区分文武之道“主君,此法虽好,只是耗费甚巨”
身为教化司郎中,曾括自是支持的,可食君之禄,他更需要站在更现实的角度去衡量利弊,而非将政令理想化。
在县学教授读书识字,已经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倘若还教修行之法,那便是一个无底洞,甚至还会将本可在自家私塾上学的世家子弟,吸引到县学之中,以占衙门便宜。
而凭世家子弟在当地的影响力,寒门学子怕是难有出头之日。
导致最终的结果,跟提出政令的初衷,再次背道而驰。
“此事干系重大,自是无法一蹴而就。”
夏衍当然知道其中困难,也并非那等急功近利之人。
“教化司可见此作为一个中远期目标,再仔细评估测算,想要达成此等目标,需要出台怎样的政策支持,又具体需要耗费多少资源。”
事情重要一步步去做。
不能因为害怕其中困难,而连踏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
当初夏衍提出设立重阳武院,不也是困难重重?到如今,重阳武院从无到有,却也一步步建立起来。“我的想法是,在财政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收取一些束修。”
这就能避免世家子弟白嫖。
“于此同时,为了资助平民学子,可以考虑设立贫困助学金以及贫困奖学金。贫困助学金用于全面资助家境贫寒的学子,以支持他们求学。”
“贫困奖学金,则用于资助那些学业优异的贫寒学子。”
“为了维持县学、郡学的日常运营所需,还可鼓励当地富商、豪族、商社等对县学进行捐赠,并适当授予荣誉。”
夏衍这是将前世之法,照搬到了东荒大陆。
既然衙门财政一时难以支撑如此宏伟的构想,那便只能借助社会的力量。
“束修、助学金、奖学金、捐赠…”
曾括听罢,却也是眼神骤亮,仿佛前景豁然开朗,激动说道:“主君英明,此等想法虽然闻所未闻,却不失为良策。”
“我也就这么一说。”
夏衍倒是谦逊,“到底合不合适,具体又该如何实施,既能达成培养人才的目的,又不让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还需教化司仔细调研打磨。”
将祖星的经验照搬照抄,难免水土不服。
到底还需要因地制宜。
“主君放心,下来之后,微臣定会认真调研,再会同教化司同僚一同探讨,争取尽早拿出一个可落地实施的具体方略来。”
有了夏衍提出的思路,曾括也是干劲十足。
“那就好。”
对于曾括的才干与稳重,夏衍自是信任有加的。
“除了以上两条,教化司今年还要干一件大事,便是在郡县两级修筑城隍庙,鼓励各村自行修筑土地庙,以统一民间信仰。”
曾括接着汇报。
东荒作为文化荒漠,想要行教化之功,除了办学,兴建庙宇,丰富民间文化活动,也是重要举措之一。重要性甚至还在办学之上。
办学嘛。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