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定之后,夏衍绝不拖泥带水,看向黄阁主簿陈悝,“派往葛阳县任职的吏员,可有筛选到位?”
“这是拟调用吏员名录,还请主君过目。”
陈悝也是早有准备。
县丞、主簿以及教谕由三名主事提拔任用,六房主事则是由从事提拔。
再就是经承、书吏以及书办。
“考虑到葛阳县吏员缺口巨大,臣下建议,可从雍城再调任一批吏员来封地任职,也是一次历练机会。”
雍城封君府可还养着一百五十余名吏员,专门负责抄书。
“可。”
夏衍微微颔首,“为了适应新形势,封君府架构也要适时调整,将原先隶属黄阁的吏房、兵房分离出来,升格为吏曹、兵曹。”
这虽然会分走黄阁一半权柄,却也能让封君府运转更加高效。
“两曹主官,还请主君定夺。”
陈悝自也不敢有任何不满,这些本就不该是黄阁职责。
眼下还只是吏房兵房。
等到将来时机成熟,礼房刑房势必也都要分离出去。
黄阁也将回到原本位置。
“原吏房主事刘璟,擢升为吏曹属,主持吏曹事务。”
“至于兵曹...”
夏衍拿目光看向李唐,“兵曹掾一职便由李唐兼领,以统筹各部。”
“谢主君提拔!”
李唐再次出列,抱拳行礼。
这实在是极大的恩宠。
别看李唐在军中威望极高,可实际职务却只是巡防营副将,别说指挥调动葛阳县城防营,就是对罪奴营的指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兼领兵曹掾一职,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中第一将。
诸事议定。
夏衍突然说道:“我欲在宁城筹建一座武院,暂名重阳,诸位以为如何?”
在世家门阀垄断修行资源,垄断书籍知识,垄断勋职爵位的大背景下,筹建一座面向平民的武院,一直都是他的念想。
之前宁城尚未在东荒站稳脚跟,又缺少一个契机。
便一直强忍着没提。
直到几天前发掘穆红叶这一少年天骄,这才真正坚定了夏衍决心。
像穆红叶这样的沧海遗珠,绝非个例。
在她之前,就先后有霍成儒,项少宇两位少年天骄被埋没。
如能把重阳武院办起来,不仅对整个人族的少年天骄有着极大吸引力,对即将到来的难民潮,也将会是一个极大利好。
平民百姓谁不渴望子女踏上修行路呢?
但凡是有一丝希冀,怕也愿意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而来。
“这…”
诸位近臣却是被主君的这个想法镇住了。
站在他们的立场。
那当然是希望重阳武院能建起来,他们的子女将会是第一批受益者。
别看封地俸禄丰厚,又有灵米津贴,但也只能勉强支撑他们自身修行所需,并无多余资源顾及到子女后代。
有了重阳武院,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只是。
“这件事,不好办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