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事。
王阶担任黄阁主簿,陈悝张平二人也都做到主事。
三人中王阶城府最深,陈悝更显沉稳,年纪最长的张平反倒最没有城府。
当初第一次在外书房会面,张平就对王阶提前准备舆图之事阴阳了一番,好在没什么坏心眼。
不仅书法一绝,写文章更是一把好手。
黄阁一应奏章大都出自张平手笔,被誉为黄阁第一笔杆子。
陈悝年纪虽不大,做事却极稳住,兼且寡言少语,深得夏衍喜爱,留在身边任事。
在夏衍搬进偏殿后,陈悝便也在偏殿耳房有了一间独立屋子。
随时听候调遣。
“叫上宇文楷,一同去城里转转。”
简报说到底只是一组组冰冷数据,想要了解民情,还得眼见为实。
………
才刚出了中堂,便肉眼可见的热闹起来。
属臣们忙着布置刚分配到的衙署。
仆人宛如穿梭的蚂蚁,将昨天临时卸下的各类物资,分门别类地存进府中各类库房。
虽然忙碌,却无人敢大声喧哗。
见到夏衍更是纷纷停下手中活计,躬身行礼。
一路穿行而过。
出了封君府,全程参与内城规划建设的工曹属宇文楷在前面领路。
“主君请看,内城大抵划分为临时营地,军营以及库房三大区域。”
临时营地占地最广。
放眼望去,大都是就地取材,用石料木材搭建的简易住所,不少更是直接以帐篷代替,呼啦啦一大片,整的跟难民营一样。
又划分为农奴区,工匠区以及自耕农临时安置区。
伴随着大人的咒骂声,小孩哭闹声,工匠们的吆喝声,有袅袅炊烟升起,间或夹杂着鸡鸣狗吠,很是热闹。
夏衍并没有深入营地查看。
真要玩亲民的那一套,只会将农奴工匠们吓得匍匐在地,诚惶诚恐。
距离营地不远就是库房区。
核心建筑便是用石头垒砌的九口高大粮窖,也是内城除封君府之外,少有的永久建筑。
先遣队一半精力都用在这九口粮窖建设上。
民以食为天。
唯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同时确保储存得当,不受日晒雨淋,才能真正稳定封地民心。
其他什么都是虚的。
“这九口粮窖,能储存多少粮食?”
“每口粮窖口径都是五丈四尺,深三丈六尺,可储粮一万石,共九万石。”
第一批运抵的粮食,包括宫里赏赐的一万石,林家送的三千石,又在黑水商社采购了七万七千石,刚好凑足九万石。
按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两斤主粮计算,足可支撑封地未来一年的消耗。
怎么都是富余的。
先遣队已经在宁城郊外开垦出第一块荒地,如今大部队抵达,还能继续垦荒。
年底之前就能有第一批粮食收获。
虽然因着是荒地,第一年的粮食产量不高,多少也是个补充。
于此同时,按照封地跟跟黑水商社签订的采购协议,但凡封地有需要,随时都会有粮食源源不断运来。
“不够。”
夏衍摇头,“继续建造粮窖,确保可至少屯粮五十万石。”
“???”
宇文楷完全无法理解,提醒说道:“主君,五十万石粮食足够封地五年消耗。继续建造粮窖,石料倒是不缺,就是会影响其他工程进度。”
“粮仓就是第一优先序列,其他建造都可以押后。”
这倒不是说夏衍过于谨慎。
离开雍城之前,他都没有这么疯狂的想法。
直到离开雍城,眼见雍国气运衰退,国运萎靡,这才意识到其中机会。
按《截天道经》所述,凡国运衰退,必致天灾频发,人祸横行。
天灾人祸。